文章详情页
  • 脑萎缩是怎么形成的呢

      脑萎缩是怎么形成的呢?中国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口的增多,一系列老年病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其中,危害老年患者最大的,莫过于脑萎缩。脑萎缩是一种慢性病,似乎在传统的治疗方式中,暂时还没有可以彻底治愈的方法,不过,想要治疗脑萎缩,必须要先熟悉它的病因,只有知道脑萎缩是怎样形成的,才能找出针对性方案进行切实的治疗。

      脑萎缩,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它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位于中脑部位的“黑质”中的细胞发生病理性改变之后,多巴胺的合成减少,导致一直乙酰胆碱的功能降低,于是乙酰胆碱的兴奋作用就相对地增强。

      脑萎缩是怎么形成的呢?脑萎缩氏病的具体病因还没有研究得很清楚。目前的研究倾向于年龄老化,遗传易感性和环境毒素的接触等综合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重要的脑萎缩的发病的原因,研究发现脑萎缩病在一些家族中呈聚集现象,约10%脑萎缩病患者有家族史,呈不完全外显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总之,脑萎缩的发病的原因中,遗传基因已成为脑萎缩病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正在进一步研究中。

      2、脑萎缩是怎样形成的。环境因素:近年来,人们还注重了遗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脑萎缩的发病的原因的影响。近年来有关脑萎缩的发病的原因学研究的结果,着重强调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及其与遗传易感性之间可能存在的交互作用。

      3、年龄老化因素:年龄老化也是常见的脑萎缩的发病的原因,随年龄增长其患病率逐渐增高,这个事实支持年龄老化因素的说法。

      脑萎缩是怎么形成的呢?还没有在散发的脑萎缩患者中找到明确的致病基因,所以专家总结,脑萎缩的病因是多因素的,但其中年龄老化应当是关键的一点。


    【本文由北京德胜门中医院脑病科供稿】

    2015-11-19 18:04:17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