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骨质疏松不单是中老年人的必修课,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骨质疏松在医学上称之为“隐形杀手”,轻者影响机体功能,重则致残甚至致死。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1、多晒太阳。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使人体皮肤产生活性维生素D,可促进钙在肠道中吸收。较好能边晒边走动,以利于身体吸收日光,每天15~30分钟左右。
2、食物中补充钙。钙是建设骨骼大厦的基石,而食物是其较好的来源。在所有富含钙的食物中,牛奶又是优选,因为其含钙量丰富且吸收率又非常高,其中的乳糖及合适的钙磷比例也都有助于钙的吸收。目前,市场上已有专门针对老人的专业配方牛奶,例如国内乳业巨头蒙牛推出的焕轻系列牛奶。与一般牛奶相比,焕轻系列能使人体的钙吸收率提高50%,显著提高特殊人群的补钙效果。此外,豆制品、绿叶菜、燕麦等也是很好的钙来源。
3、适量运动。通过运动,调节骨的生长,特别是可预防因不活动引起的骨流失,并改善肌肉的灵活性,从而减少跌倒的几率。同时,还能有效改善骨骼的血液供应,增加骨密度。理想的运动项目有散步、打太极拳、打门球、跳舞等。
4、定期检测骨密度。骨密度全称是骨骼矿物质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中老年人在做骨密度检查时,若骨量减少9%以下为骨量正常,骨量减少9%~19%为骨量减少,骨量减少29%~39%则为骨质疏松、骨折危象。
5、排除危险因素。要少吃咸菜和腌制品,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要超过6克。还应戒除烟酒嗜好,因为酒精引起的器官损害可遏制钙与维生素D,酒精还有抗成骨细胞的作用,而吸烟则会加速骨质的吸收。
【本文由北京德胜门中医院骨科供稿】
2015-11-19 16: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