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癣可能比较生僻,但要是说起香港脚、脚湿气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手足癣是人体的手足部位感染皮肤丝状真菌引起的皮肤病。依据病发部位又分成足癣及手癣,日常生活中足癣较为常见。临床上手足癣又分为水疱型、丘疹鳞型、角化型等多种,也可混合出现。
根据足癣致病性真菌的种类、患者卫生习惯和体质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互有差别,这里提出五种最常见的病型:
(一)水疱型:常位于足跖及足缘,呈群集或散发的小水疱,伴有瘙痒。水疱位置较深,疱壁不易穿破,周围无红晕,数天后可吸收脱皮。损害并可向四周不断扩展蔓延,有时小水疱融合成为大水疱。疱液澄清略呈黄白色,如有细菌继发感染则成黄色脓疱。一年四季内均可发生,而以热天多见。
(二)丘疹鳞屑型:足跖有明显的小片状脱屑,呈弧形或环状附于皮损的边缘,当寄生真菌繁殖活跃时,可在增厚的基础上发生红斑、丘疹。此时可有痒感。此型为各种致病性真菌中引起足癣最常见的一型。
(三)角化过度型:型的特征为无水疱及脓疱,主要表现为皮肤角化过度,粗糙无汗。每届寒冷季节常致皮肤皲裂,甚至夏季也不能恢复。病损多位于足跟、足跖及足旁,常对称成片,有时严重发展后尚可波及整个足跖及足背。
(四)体癣型:可丘疹鳞屑型、水疱型等发展至足背而来。呈弧或环状的边缘,但常与足跖或足缘的皮损相毗连,也可完全融合为一环状,因而与真正的体癣不同,实际已是足癣、体癣同时并发。可伴剧痒。夏季尤为多见。
(五)趾间糜烂型:由于真菌在潮湿而温暖的趾间生长繁殖,长期寄生趾间时易致表皮角质层增厚,并因湿润浸渍而发白,有时伴多汗。移除白皮出现红斑糜烂的基底。一般患于第三、四趾间,可波及全部趾间,奇痒难忍。常有细菌继发感染而发生恶臭,病变多为夏季加重冬季减轻,也可终年不愈。
手癣的临床表现与足癣很相似,其常见病型也可分为五型,只是病损常局限一侧。多伴有剧痒。
综上所诉,因病型多类,一旦感染到手足癣应系统的检查及治疗,切记不要盲目治疗。
【本文由天津祥云皮肤病医院供稿】
2015-11-16 12: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