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肝癌怎样诊断好

      肝癌是一种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肿瘤。在我国,肝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肝癌恶性程度很高,因为发病之初往往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加之肿瘤进展迅速,在确诊的时候,约70-80%的患者已经无法接受手术治疗,治疗效果很差,生存期非常短。

      【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

      1. 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对原发性肝细胞癌有相对的专一性。肝功能检查可了解肝脏损害程度,肝功能不正常多提示病变属晚期或合并有严重肝硬化,对能否手术有指导意义。

      2. B型超声可显示肿瘤大小、形态、所在肝脏部位以及肝静脉或门静脉有无癌栓,其分辨低限为2cm~3cm;目前造影超声逐渐开展,对鉴别肝脏占位性质有较大的帮助。

      3. CT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检出1.0cm左右的早期肝癌,能明确显示肿瘤的位置、数目、大小及与周围脏器和重要血管的关系,对判断能否手术切除很有价值。平扫下肝癌多为低密度占位,边缘有清晰或模糊的不同表现,部分有晕圈征,大肝癌常有中央坏死液化。应用动态增强扫描对肿瘤显示更清晰并对鉴别肝癌或血管瘤有较大价值。

      4. 磁共振成像(MRI)对良、恶性肝内占位,尤其与血管瘤的鉴别可能优于CT。

      5. 肝癌的肝动脉血管造影主要特征是显示增生的肿瘤血管团,肿瘤染色,阴影缺损,动脉变形、移位、扩张以及动静脉瘘等。

      6. 放射性核素肝扫描常可见肝大,失去正常的形态,在占位性病变处表现为放射性稀疏或缺损区。

      7. 肝穿刺活检可直接获得病理材料,对确诊有一定帮助,但可能造成针道的肿瘤种植,除非很有必要,一般慎用。

      【诊断和鉴别诊断】

      原发性肝癌依据病史、体检、甲胎蛋白检测,特别是超声波、CT等辅助检查大多可以及时明确诊断。

      继发性肝癌的诊断,关键在于查出原发癌灶。

      鉴别诊断主要考虑:

      1. 肝硬化结节:通常肝硬化病人病史较长,有肝硬化的体征表现,AFP为阴性或低浓度阳性,放射性核素肝扫描、B超、CT和肝动脉造影等均有助于鉴别诊断。遇到鉴别困难时,密切观察AFP的动态变化和AFP与肝功能的关系,并结合造影B超检查,必要时作CT或肝动脉造影,一般是可以鉴别的。

      2. 肝脓肿:急性肝脓肿一般较易鉴别,而慢性肝脓肿有时比较困难,但肝脓肿多有阿米巴或细菌感染史以及相应的临床表现。B超检查为液性暗区,肝穿刺吸脓常能最后确诊。

      3. 肝包虫病:多见于牧区,有牛、羊、犬等接触史,病史较长,病人一般情况好,常不伴肝硬化,Casoni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常为阳性,AFP为阴性,B超检查为液性暗区等,有助于鉴别。肝泡状棘球蚴病有时与AFP阴性的肝癌病人不易鉴别,常需病理检查,才能确诊。

      4. 肝脏良性肿瘤:通常病情发展缓慢,病程长,病人全身情况好,常不伴肝硬化,AFP为阴性,常见的有肝海绵状血管瘤、肝腺瘤、肝结节样增生等。借助AFP检查、B型超声、CT肝血池扫描、以及肝动脉造影可以鉴别。

      5. 邻近肝区的肝外肿瘤:腹膜后软组织肿瘤及来自右肾、右肾上腺、胰腺、胃、胆囊等器官的肿瘤,可在上腹部出现肿块,特别是右腹膜后肿瘤可将右肝推向前方,查体时误认为肝大,鉴别起来比较困难,常需借助AFP检测、超声检查以及其他一些特殊检查(如静脉肾盂造影、消化道钡餐检查、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或CT等)。必要时行剖腹探查,才能明确诊断。

      总之,对于有慢性肝炎、酗酒以及其他接触易导致肝癌的不良因素的高危人群,有必要每半年进行一次血清学的检查和肝脏超声的检查,如果考虑很有可能存在肝脏结节,则推荐采取肝脏增强CT或增强核磁检查,来进一步明确肝脏结节的性质。对于肝癌而言,早期诊断,意味着早期治疗的机会及更好的治疗效果。

    2015-11-12 14: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