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胰腺结核一例

      患者男,24岁,以“间断性发热伴右上腹不适3月,再发 5d“主诉入院。3月前受凉后寒战发热,约39C—40C,呈稽留型,伴右上腹隐痛不适,元呕吐及巩膜黄染,当地给予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等无首效,此后反复发热,约2—3周1次,给退热药后均好转。无明显消瘦、贫血、乏力、纳差等不适。5d前再次发热,在外院查腹部B超及CT示肝门部改变,逐来我院行上腹部增强CT示:胰头及钩突部肿大,强化后有蜂窝状改变,考虑:(1)化脓性病例灶:(2)胰头部肿瘤,为进一步诊治入院。既往无结核病史。查体:T39.2C,营养中等,双侧锁骨上可触及3—4个肿大淋巴结,每个约1.5 cm大,无压痛,巩膜无黄染,元其他阳性发现。血沉65mm/h,肝功能功能正常,胸片无异常,血培养无细菌生长,入院后行PPD皮试(纯蛋白衍生物试验)3+,并行右锁骨上淋巴结活检,病理示:结核性干酷样坏死,逐考虑为胰头结核,给予抗结核(利复平、异烟肼、链霉素)三联治疗,3d后体温降至 37.5C,7d后正常,2月及4月后2次复查CT示病灶逐渐缩小。

      讨论 胰胆小鬼结核罕见,胰腺结核病灶可能由结核杆菌通过血行感染或肝、肠系膜、腹膜结核灶经淋巴管播散或直接累及引起。胰腺结核可有结核中毒症状及上腹部隐痛,多数可扪及上腹部包块,当病情进展,可出现梗阻性黄疸, B 超可见胰腺实质内部回声不均匀结核结节,边界清楚。 CT 可有低密度不均匀病灶,呈局部孤立团块或分叶状,胰周脂肪间隙消失或模糊,肝脾或腹后淋巴结未受侵犯。本例 CT 表现为分叶状,密度不均肿块,增强后肿块呈蜂窝状,与胰腺癌不同。术前胰腺结核的诊断比较困难,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在 B 超或 CT 引导下胰腺细针穿刺活检技术对胰腺结核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对怀疑胰 腺结核的患者也可试行诊断性抗痨治疗。本例淋巴结活检波示干酷样坏死,结合其腹部 B 超及 CT 所见和抗痨治疗后症状及 CT 检查好转,均支持胰腺结核的诊断。

    2012-11-21 10:34:36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