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朋友想要了解一些关于耳聋的相关问题,他们谈到,耳聋不仅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所伤害,还对我们的心理健康有所伤害,对此他们感到焦虑,想要免遭耳聋的骚扰。
预防耳聋应注意以下几点:
1、减少接触时间:在隔音室里休息,或减少每日、每周的接触噪声时间,也可降低发病率。
2、卫生监护,就业前应检查听力,患有感音神经性耳聋和噪声敏感者,应避免在强噪声环境工作,对接触噪声者,应定期检查听力,及时发现早期的听力损伤,并妥善处理。
3、控制噪声来源,改善劳动条件:这是最积极最根本的办法。
4、耳部隔音,戴用耳塞、耳罩、隔音帽等防声器材,简便者可用棉花塞紧外耳道口,再涂抹凡士林,其隔音值可达30dB。
5、广大青少年平时使用MP3、MP4音量尽可能低些。一般不宜超过80~90分贝,连续收听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
6、预防游泳性耳病,硬块耵聍可以形成栓塞,耳朵进水,耵聍变软膨胀,影响听力,刺激耳道,引起发炎。如果耳膜已经穿孔,则不要游泳,以免引起各种疾病的复发。游泳时最好用用耳塞,头部仰起,高于水面。游泳不要深潜水。一是深水会对鼓膜有压力,二是易引起眩晕(眩晕【译】: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造成危险。
7、保护好听力,耳聪目明是身体健康的标志,平时应该注意保护好听力。影响听力造成耳聋的最常见原因,一是药物中毒,二是噪音。药物最多最主要原因。可以致聋的药物主要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这些药物易损害内耳、耳蜗(听觉感受器),前庭(平衡感受器),造成耳聋和平衡失调。耳蜗中毒症状主要有:用药期间或停药物以后,出现高调耳鸣,听力下降,并且逐渐加重,直到全聋。
8、克服不良习惯,耳屎在医学上称为耵聍,是耳道皮肤耵聍腺的正常分泌物结合皮屑等形成的。一般少量屑状耵聍,可以随运动时的振动和下颌运动时自行排除。大块硬结的耵聍,应该请耳科医生用专门工具取出。掏耳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把细菌带入外耳道,引起发炎,不仅痛苦而且难治。如果造成鼓膜穿孔,易引起感染,患中耳炎,就会影响听力。如果耳痒难忍,可以用棉棒占酒精擦拭,但不要插入太深。
以上对于耳聋的预防方法大家都有所了解了吗?同时,小编还要提醒各位朋友们,要及时的治疗各种疾病,因为某些疾病也是可以导致耳聋的发生,例如糖尿病等等。当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及时做好预防的护理工作是可以避免耳聋的发生的。
2015-11-09 14: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