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突发性耳聋的心理护理

      突发性耳聋是原因不明,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伴有耳鸣、耳内闷塞感、眩晕,于数小时或数日内听力迅速丧失达到高峰。面对突如其来的发病,患者往往手足无措,表现为紧张、恐惧、焦虑、烦躁、绝望等。针对患者的表现,医务人员在进行常规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应及时对患者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和有效的心理疏导,缓解其心理压力,使患者尽快恢复身心健康。现将心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收集资料,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确定护理诊断。首先为患者建立一个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通过谈话的方式,从患者的言语中收集资料。观察患者的综合情况,了解其心理状况及需求,确定心理问题。

      2 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根据其心理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2.1 心理疏导 对患者的心理反应进行分析,了解其心理需求,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予以心理疏导,坦诚地向患者表示同情与理解,与其产生共鸣。使他们认识到急躁、焦虑、忧虑等不良情绪不利于康复,应该正确勇敢面对现实,振作精神积极配合治疗。

      2.2 心理安慰 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为他们提供现代耳科方面的有关知识,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心理支持 突然患病使患者茫然无措,最希望得到亲人的关爱和照顾,尤其是需要医务人员的理解及充满爱心、满腔热情的服务和照顾。劝慰鼓励患者通过各种方式倾诉自己的苦闷,以减轻内心的痛苦。医务工作者要有同情心和爱心,通过每天的接触,给患者最多的理解,了解患者的需要,让患者感到温暖、受到尊重,放松地接受治疗和护理。

      总之,治疗突发性耳聋首先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护理,做好不同阶段的心理护理。最后,争取家属和亲友的配合,这也是心理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2012-11-20 20:0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