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是由b—溶血性链球菌通过皮肤或黏膜的破损,如足癣、刺伤等侵入,引起皮内网状淋巴管的急性感染,故又称急性网状淋巴管炎。好发于下肢和面部。炎症蔓延迅速,一般不化脓、无组织坏死。下肢丹毒易复发,反复发作后可导致淋巴性水肿,甚则形成象皮肿。丹毒一名,是因发病时皮肤突然发红,其色如丹涂脂染而得。发于头面称抱头火丹,发于躯干内称内发丹毒,发于腿部称腿游风,新生儿丹毒称赤游丹。下面小编就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丹毒患者的临床症状是怎样的。
首先小编为大家介绍哪些人容易患丹毒:
(1)与体表慢性病灶有关 颜面丹毒多由鼻、咽、耳等处的病灶而引起,特别是鼻炎患者以及经常用手挖鼻的人容易患丹毒;下肢丹毒则多由足癣或下肢外伤引起。
(2)与机体免疫力降低有关 营养不良、酗酒、丙种球蛋白缺陷以及肾性水肿,皆为本病的促发因素。
因此,即使是鼻炎和足癣也应积极治疗,并且不要养成用指甲狠挖鼻孔的习惯。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患有肾性水肿时,更应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完好无损。
[临床表现]
起病急,突然出现寒战、头痛、疲乏,关节酸痛。继之发热,体温为39—40℃。
患外出现小片玫瑰色红疹,边界清楚,表面稍肿胀,局部温度升高伴有压痛。指按压时红色稍褪,抬指立即恢复原色。红疹迅速向四周蔓延,同时中央区红色变浅、脱屑,转成棕黄色。局部灼痛、压痛。
区域淋巴结肿大、压痛。
[诊断]
1.依据临床典型症状,即可诊断。
2.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增加。
3.可查找到诱发性皮肤损伤。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
(2)抗生素治疗:给予大量青霉素g或磺胺类药物,至症状消退后继续用药1周,可防止复发。
(3)用50%硫酸镁湿热敷,必要时给予镇痛剂。
(4)如有足癣或皮肤损伤,应同时治疗,防止再次感染。
2.中医药治疗
2,患者所用0e械、敷料等物,要严格消毒管理,以防传染。
3.多食蔬菜水果,饮食清淡,忌辛辣油腻刺激食品。
4.乎素注意个人卫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以上就是关于“丹毒患者的临床症状是怎样的”的详细介绍,丹毒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劳累,下肢丹毒可用枕头将小腿垫高35度—45度角;头面部丹毒的病人可取半卧位。饮食宜清淡,不宜刺激性食物,鼓励病人多饮水。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帮助。
2015-10-14 14: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