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治疗羊癫疯的中医药方有哪些

      羊癫疯也叫羊角疯,是以脑功能短暂异常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中医称本病为“痫病”,发作大多具有间歇性、短暂性、刻板性三个特点,以突然昏仆,口吐涎沫,肢体抽搐,移时自醒,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为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建议患者应整体治疗和综合治疗。那么,治疗羊癫疯的中医药方有哪些?

      蝉蜕,性味甘、寒,入肝、肺经。能疏散风热,又可凉肝熄风止痉,多用于羊癫疯抽搐之证。蝉蜕主要成分是甲壳质,动物实验证明有镇静、抗惊厥、解热、抗过敏、免疫抑制、镇痛作用和神经节阻断作用。是很好的治疗羊癫疯的中药。

      地龙,性味咸、寒,入肝、脾、膀胱经。能熄风通络、清热镇惊、平喘、利尿,适用于温热、神昏、抽搐或瘀滞等羊癫疯。

      羚羊角,咸、寒,归肝、心经。这种治疗羊癫疯中药能平肝熄风、清热镇惊、解毒,主治热盛神昏、惊痫抽搐,为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的要药。医院专家称,羚羊角主要含角蛋白以及磷、钙等成分。动物实验有解热、抗惊厥、镇痛、镇静作用,能增强动物耐缺氧性。

      蜈蚣,性味咸、温,入肝经,能熄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熄风止痉作用强,适用于羊癫疯发作引起的惊厥抽搐及口眼歪斜。蜈蚣含有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组织胺样物质和溶血蛋白,有一定毒性,实验证明有中枢抑制、抗惊厥和镇痛作用。止痉作用比全蝎强。其常用量为1~3克(1~3条),入丸、散量减半,研末吞服,每次0.6~1克。

      僵蚕,性味咸、辛,平,入肝、肺经。功效熄风止痉、祛风清热、化痰散结,适用于肝风内动和痰热引起的羊癫疯。僵蚕主要含蛋白质和脂肪。动物实验有抗惊厥和催眠作用。常用量:3~10克,研末吞服,每次1~1.5克。

      全蝎,味辛、微温,入肝经,能熄风止痉、通络止痛、解毒散结,这种治疗羊癫疯中药适用于风邪引起的惊痫,发作时有抽搐之症,被誉为止痉抽之要药。全蝎含蝎毒素,是一种毒性蛋白,能麻痹呼吸中枢,有溶血作用,实验证明有抗惊厥作用。医院专家称,羊癫疯要及时进行治疗,千万不要盲目用药进行治疗,避免治疗不当加重羊癫疯病情或引发其它疾病。

      通过上述的介绍,相信大家都应该对治疗羊癫疯的中医药方有哪些有所了解了,效果以及使用方法因人而异,患者一定要了解自己的病情,同时到医院诊断后,确定科学的方法,不要跟风治疗,也不要盲目的选择偏方治疗。避免加重羊癫疯病情。

    2015-10-13 14:12:24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