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脑瘫的发生

      脑瘫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损伤,从而导致中枢性运动障碍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对孩子的危害极大,因此,了解脑瘫的预防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专家指出,脑瘫病情很多人一出生就有,这种病情给人们带去的困惑是很多的,甚至脑瘫病情会影响人们的一生,所以对于脑瘫患者来说,做好脑瘫的与方式很关键的,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脑瘫的发生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预防脑瘫的方法:

      1、出生过程中的预防:造成脑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分娩过程中引起胎儿窒息和颅内出血,预防早产、难产,避免分娩过程中对新生儿的伤害,是预防脑瘫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一旦出现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等病症,要积极进行治疗,减少对新生儿的损害。

      2、出生前的预防:做到优生优育,认真做好早期产前检查,做好孕妇围产期的保健,防止发生先天性疾病。妊娠期间发现胎儿异常及早终止妊娠。孕妇注意:避免病毒感染,如流感、风疹等。特别是在妊娠10至18周是胎儿神经系统发育迅速时期,此时更应注意防止感染。不要滥用药物,特别是麻醉药、镇静药,禁止吸烟、饮酒;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和放射线的照射。

      3、脑瘫后遗症的预防:脑部感染、脑血管疾病、脑外伤等均可引起后天性脑瘫,要注意预防,彻底治疗原发病。一旦发生上述症状,要及时到有神经科条件的医院治疗。

      脑瘫其实是非常严重的一种疾病,因为可以影响到患者一生的幸福,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谨记上面给大家讲述的预防脑瘫的方法,只有我们及早预防,做好脑瘫的防护措施,这样才能够早日康复,尽快告别脑瘫。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脑瘫的发生?专家解释说,为了预防脑瘫疾病的出现,妊娠期准妈妈要戒除不良嗜好,如吸烟、饮酒,不能滥用麻醉剂、镇静剂等药物;积极进行早期产前检查,做好围产期保健,防止胎儿发生先天性疾病;妊娠期注意营养,不偏食、挑食、荤素要合理搭配,粗细粮轮食。远离放射线等辐射环境。胎儿出生后一个月内要加强护理、合理喂养,预防颅内感染、脑外伤等。另外脑瘫患者一定要积极治疗,希望脑瘫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引起自身脑瘫的关注,早日康复。

    2015-09-30 17:4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