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性瘫痪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俗称脑瘫。是指从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病变部位在脑,累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癫痫、行为异常、精神障碍及视、听觉、语言障碍等症状。痉挛脑瘫怎么治疗好得快?
肌张力过高是痉挛型脑瘫最大的病症,会导致患儿出现多种有异于正常人的表现(如剪刀步态、脚本后跟无法着地等),当他们受到各种刺激:如使劲、激动、失去平衡、害怕或焦虑,都会进一步导致肌肉张力升高。
另外,痉挛型脑瘫患儿过高的肌张力还表现在肢体运动明显减少,而且动作刻板、别扭,头经常不能放在正中位置,常常是转向一侧或后仰,手肩向内、向下旋转、屈曲或伸展;双手常成握拳状,拇指贴掌心,其余四指将拇指握住,手背朝前,掌心向下;脊柱常不同程度出现后凸或者侧弯,髋关节部位常不能充分伸展而保持一定程度屈曲;下肢常出现交叉,跟腱紧张导致扶站时足底无法放平,只能脚尖着地。
对于脑瘫的治疗,我们一直强调必须坚持手术和康复相结合的原则,而具体到这儿的痉挛型脑瘫的话,则必须坚持康复→FSPR手术→脑瘫肌力肌张力调整术→康复的原则,片面地强调某一方法如何神奇,或者某一技术的应用会带来一劳永逸的功效,都是不客观的,不讲科学的。
一般来说,对于这样的痉挛型脑瘫患儿,在2岁半之前应该接受系统规范的康复训练。其运动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运动发育滞后、异常姿势、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等方面,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表现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还可以采用针对性的手术治疗,目前首选FSPR术(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离断术),它通过对脊髓神经后根的处理,全面调整患者的肌肉张力,使痉挛肌肉的肌张力尽量接近正常状态,可以达到全面调整肌张力的作用,且可以长期、稳定、彻底地解决患者肌肉痉挛的痛苦,为其运动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复提供了前提条件。
换言之,FSPR术的主要目的就在于解除脑瘫患儿过高的肌张力,消除痉挛,解决痉挛型脑瘫最根本的发病原因,为患儿将来运动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复创造了前提条件。如果不及时接受FSPR术的话,患儿的症状将会进一步加重,而且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加剧。
2015-08-27 14:4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