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纤维瘤怎么确诊?皮肤纤维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一旦出现,便会出现圆形或卵圆形丘疹或结节,给人们的生活及工作都带来很大影响,因需及时诊断治疗。皮肤纤维瘤的诊断并不困难,根据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可以诊断。
皮肤纤维瘤怎么确诊:
1.病史:局部有轻微外伤史或病毒感染史。
2.临床特点:男女均可发病,多见于四肢伸侧,亦可见于其他部位。皮损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丘疹或结节,直径约1cm通常不超过2cm,偶2cm或更大。隆起,坚硬,基底可推动,但与表皮相连。表面的皮肤光滑或粗糙,色泽深浅不一,可为正常肤色,亦可为黄褐色、黑褐色或淡红色。多见于中青年,罕见于儿童,好发于女性。皮损常持久存在,少数可数年后自行消退。通常无自觉症状,偶或有轻度疼痛感。一般为单发,偶或多发。
3.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检查分为纤维型: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组成,相互交织成旋涡状;细胞型:组织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间杂炎性细胞。组织细胞内含有脂质及含铁血黄素,晚期纤维化。
病变主要位于真皮,可分为纤维型损害和细胞型损害两种:前者大都由散在幼稚的胶原纤维组成.条索样排列不规则,呈旋涡状或车轮状,纤维间可见细胞核狭长的成纤维细胞;后者由大量成纤维细胞和少量胶原纤维构成,很多细胞有圆形或卵圆形核,细胞内可含脂质而呈泡沫状,或含有含铁血黄素。表皮明显增生、表皮突规 则延长,伴基底层色素增加,有诊断价值。
免疫组化检查大多数细胞α因子阳性,MAC387阴性,S-100蛋白阴性和CD34阴性。损害与周围组织无明显分界,与其上表皮常有一狭窄的正常胶原纤维带相隔,表皮明显增生,表皮突规则延长,伴基底层色素增加,有诊断价值。
鉴别诊断
本病确诊主要取决于病理变化。临床上甚至类似恶性黑素瘤,病理上也需要与瘢痕疙瘩、纤维肉瘤、结节性黄色瘤或幼年黄色肉芽肿鉴别,此时需要临床资料结合病理进行综合分析。
1.纤维肉瘤
为皮下不规则肿块,质硬,肿块迅速增大,呈紫红色,逐渐破溃。瘤细胞核呈异型性。
2.瘢痕疙瘩
常继发于外伤,手术后,化脓性损害后,局部发生斑块伴疼痛,表面光滑,失去正常纹理,可见毛细血管扩张。
3.结节性黄疣
皮疹为扁平或圆形隆起性结节,黄色或橘黄色.质硬,有融合倾向,好发四肢关节伸侧面。
4.皮肤平滑肌瘤
好发于下肢,呈球形结节,略高于皮面,呈青紫色,阵发性刺痛,尤以寒冷刺激为明显。
2015-08-19 11:3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