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的诊断标准。鼻咽癌原发于鼻咽,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鼻咽癌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所以了解鼻咽癌的诊断依据对治疗有很大的帮助。那么,鼻咽癌的诊断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看看专家对鼻咽癌的诊断。
(一)病史及临床表现:
临床遇30~50岁有血涕、鼻塞、头痛、耳鸣、耳聋、颈部肿块等症状的患者,就首先考虑鼻咽癌的可能性,积极进行全面检查。
(二)鼻咽镜检查:
是诊断鼻咽癌极为重要的常用方法,凡疑为鼻咽癌患者都必须用鼻咽镜反复仔细检查,可发现鼻咽侧壁或鼻后孔或鼻咽顶等处粘膜表面呈灰白色,粗糙、糜烂、溃疡,或见结节样肿块、斑块状隆起等可取活检以确定诊断。
(三)脱落细胞学检查:
直接涂片,用棉杆擦拭(阳性率88%),特制鼻咽刮匙刮出物涂片,尼龙刷采集细胞(阳性率92.4%),负压吸引法(阳性率91%)等,简便易行,可补充活检的不足。
(四)鼻咽活检:
经鼻腔或口腔钳取病变部位活组织作病理检查。
(五)x线检查:
1.x线平片:包括鼻咽侧位和颅底片.观察鼻咽后顶壁的软组织阴影,粘膜下浸润扩张和颅底骨质的破坏情况。
2.x钱钡胶浆造影:用钡胶浆滴入鼻腔内.对粘膜下病变造影比鼻镜更清楚,可发现鼻咽镜下不能发现的较小原发癌和粘膜下浸润。
(六)ct检查:
ct可显示鼻咽部小的软组织隆起,帮助确定活检方向和部位,有利于早期诊断,可发现由鼻咽癌引起的早期占位征象,如肌肉增厚,咽隐窝闭塞或消失,咽鼓管咽口后唇隆起、变厚、堵塞.也可观察癌肿侵犯咽旁间隙所造成的软组织块影,咽旁各组肌肉间脂肪层及脂肪间隙消失的征象。
(七)荧光素检查法:
鼻咽癌吸收荧光素比正常组织为多.口服或静脉注射后,在一定强度的紫外线照射下,能显示出不同的荧光反应,正常粘膜呈紫兰色,癌肿呈深黄色或淡黄色。
(八)免疫学检查:
在鼻咽癌病人血清中有抗eb病毒决定性抗原(vca、ea、ma、cf/s和 ebna)的高滴度抗体,eb病毒壳抗原免疫球蛋白a抗体(ebv-vca-iga)对鼻咽癌的诊断具有特异性,淋巴上皮型、鳞状细胞癌阳性率可达81.5%~97.3x。另外它也可用于临床病情的监测。
诊断标准:
(一)腺样体增殖:常见于幼儿、青少年腺样体质者。鼻咽顶部。咽扁桃体肿大,粘膜正常.当高度增殖或表面溃烂或有肉芽肿样形成,注意癌变.应予活检。
(二)鼻咽部炎症:常见粘膜粗糙,分泌物多,可见表面高低不平,多数滤泡增殖为0.2~0.3厘米大小的结节.呈紫红色·有时橙黄色,常伴鼻腔粘膜炎、喉炎、副鼻窦炎及咽后壁淋巴组织增殖呈小结节状。可用清热、利咽、活血化瘀法治疗。
(三)鼻咽良性肿瘤:少见.病程较长.好发于项前部·呈圆形隆起或分叶状,表面光滑。如纤维瘤、纤维血管瘤、混合瘤、脊索瘤等。
(四)颈部淋巴结炎:急性淋巴结炎若为一般致病菌引起‘多有红、肿、热、痛·局部温度增高,常伴有口腔、咽腔感染病变.白细胞数增多.中性粒细胞偏高,淋巴结轻度或中度肿大,光滑,质软活动,触痛明显,边界清楚,抗炎治疗有效。慢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无论细菌或病毒引起的颈部淋巴结肿大,局部皮肤色泽正常,体温不高。触痛不明显。常呈黄豆或蚕豆大小。光滑,质韧,活动.边清.常随咽腔、口腔、耳部炎症轻重而变化.抗炎治疗多不理想
(五)鼻咽结核;少见,多有鼻咽部不适,异物感。分泌物增多,常伴发其它器官结核,如肺结核等。
(六)恶性淋巴瘤:发病较急,病程较短,多发于青少年,病变可累及整个鼻咽腔,常见双侧或他处淋巴结普遍肿大,质地较转移性淋巴结软,有弹性感,临床上常需作病理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七)鼻咽坏死性肉芽肿:其特征为鼻咽顶部中央有肉芽状坏死边界清,具有特别臭味临床过程与鼻咽未分化癌相似。
鼻咽癌的诊断标准。普通人缺硒,身体患肿瘤的机率大大增加体内缺硒的肿瘤患者多有远处转移、多发性肿瘤、肿瘤分化不良、恶性程度高及生存期短的可能;在与肿瘤的对抗中,硒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几十年,经科学家系统、深入的研究、开发,人们已经能够应用硒来防癌、抗癌以及解除癌症病人的痛苦、延长癌症病人的生命,由于硒在防治肿瘤方面所显示出的强大作用,所以硒维康口嚼片成为临床预防鼻咽癌和初期治疗的主要用药,应该注意及时服用。
2015-07-21 13:3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