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羊水异常的准妈妈可适当调节日常饮食,特别是慢性羊水过多者,通过食疗调治基本无副作用,更利于母婴的身体健康。那么要怎么饮食呢?
衡量标准
超过2000ml或少于300ml皆异常,在不同孕期,孕妇子宫内的羊水量都会有相应的变化,但无论是过多过少都不妙。
必要时需排除胎儿畸形
专家介绍说,一般在孕20周时,羊水量平均是400毫升;到了28周左右,会增加到700毫升;在32~36周时最多,约1000~1500毫升;其后又逐渐减少,到妊娠40周时约为800毫升左右;妊娠42周时减为540毫升。临床上一般认为妊娠期间羊水量超过2000毫升即为过多,妊娠晚期少于300毫升者则可界定为过少。
食疗调治无副作用,适合慢症救不了急
羊水过多称作“胎水肿满”,又称“子满”,在《胎产心法》等中医古书中均有记载。中医认为这种症状是由于脾虚不能运化体内的水分,或气机不通畅,打破了羊水产生和吸收的平衡,造成羊水的产生大于吸收,因此越积越多。治疗上主要是健脾去湿,以达到减少羊水的目的。
出现这种症状的孕妇,越早期发现和治疗,效果越好。中医在临床上常用源自《千金要方》的经典方药“鲤鱼汤”来调治,具体用法是:鲤鱼1条,去内脏,加白术15g,陈皮6g、茯苓15g、当归12g、白芍12g,生姜6g,煎浓汤,去药材,饮汤吃鱼,通常服用3~5剂即有明显的效果。因鲤鱼肉具有补脾健胃、利水消肿的功能,而白术、茯苓、生姜、陈皮具有健脾理气的功用,配合当归、白芍养血安胎,可达到去水而不伤胎的双重功效。另外,冬瓜皮汤、白扁豆,赤小豆煎水代茶饮也可用于利水以减少羊水量。
羊水过少与中医所论述的“妊娠胎萎燥”表现类似,是由于气血虚弱、阴虚以致胎水匮乏、胎萎不长。中医的治疗重在养气血、补脾胃及滋阴,使孕妇精血充足、胎有所养,常用的食疗方是“胎元饮”加生地和麦冬,具体用法是:人参15g,白术15g,炙甘草6g,当归10g,白芍15g,熟地黄15g,杜仲20g,陈皮6g,生地黄15g,麦冬15g。此方有助补气、养血、滋阴,能够增加羊水的产生,从而增加羊水量,通常服用5~7剂即有明显效果。
特别提醒:羊水过多者18%~40%合并有胎儿畸形,以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和消化道畸形为主。羊水过少者约1/3也合并有胎儿畸形,主要是泌尿系统畸形。
因此,建议出现羊水过多或过少的孕妇必须通过彩超、生化检查、羊水培养及脐带血培养等手段来排除胎儿畸形,然后才考虑相应的干预措施。
2015-01-28 16: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