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骨节病
又称为“Kashin-Beck 病”,病因尚不明确,多发于原苏联西伯利亚东部和我国东北相邻地区,在我国从东北向西南呈带状分布。本病的发病年龄多在学龄前至青春期前,成人亦可发病但甚少见。大骨节病主要侵犯骨、关节系统,通常为慢性经过,很少有全身症状。全身关节普遍受累,以四肢多见,损害为双侧性但不一定对称,其中以指间关节多见而且早发,其次为肘、踝、膝、腕、髓、肩,脊椎的损害少见但可较重。起病较隐匿,最早往往仅有疼痛、麻木、蚁走感,或关节活动不灵活,晨起后关节僵硬,首先注意的常是指间关节或踝关节。有时患者并无自觉症状,而发现关节逐渐粗大或有摩擦音。个别患者仅有疲倦、乏力等自觉症状,而缺乏局部症状。查体可见关节增粗,屈伸时有摩擦音,早期关节活动不一定受限,X线检查也可无异常所见。随着病情的发展,关节逐渐增粗,出现功能障碍。后期则四肢和手指明显缩短、关节粗大、疼痛并有活动受限,四肢肌肉萎缩,同时有严重的短指畸形及身材矮小。X线摄片以指间关节及踝、膝关节较典型,表现为关节面凹凸不平,软骨下骨质致密。大骨节病的诊断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方法,诊断一般建立在病史、查体和X线检查的综合性分析上。患者居住的地区对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二)类风湿性关节炎
本病是一种以关节炎症为特点,病因不清的全身性疾病。本病在25-45岁的女性最常见。前驱症状为无力、疲劳和食欲缺乏。然后出现关节病变,其特征是多发性、对称性的关节受累,缓慢与反复的发作,关节的肿胀和疼痛并有进行性加重。一般在疾病的早期表现有关节的渗出、压痛和活动受限,最后出现畸形,包括关节不全脱位,位和关节挛缩。实验室检查可有轻度的贫血,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沉增快。约 75%的患者类风湿因子阳性。关节液混浊,部蛋白块形成不良,细胞计数增高,多形核粒细胞增多。X线检查早期显示软组织肿胀和骨质疏松,后期可见关节间隙变窄,侵蚀和畸形。
2015-01-27 13: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