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胸主动脉瘤的特殊检查各有哪些优缺点?

      ( l )经胸超声心动图(竹E ) :对诊断夹层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主要取决于夹层的位置,对近端的诊断率较高,但对降主动脉探查明显受限,而且效果容易受肺气肿、肋间隙狭窄、肥胖、机械通气等方面的影响。 ( 2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 ) :简便、安全、快速的特点可用于诊断大部分的主动脉夹层,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可以显示内膜撕裂口、假腔内血栓、异常血流、冠脉与主动脉弓分支是否受累及、有无心包积液、主动脉瓣反流等特征,一定程度上可用于真假腔的鉴别。缺点是有一定的假阳性率,诊断依赖检查者的经验,在随访中难以客观地评估,且有一定创伤,可能引起或加重高血压,诱发夹层破裂,重症患者不宜行此检查。( 3 ) CT 扫描:作为急性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检查手段。可以获得三维图像重建,能够较全面显示内膜片和真假腔的形态学特点,有助于评价主动脉分支血管受累的情况。其快速、简便、无创、准确率高等优点可以作为主动脉夹层的诊断首选和治疗后随访评价的检查技术。主要不足是需要应用造影剂,不能提供主动脉瓣是否存在反流的信息。( 4 ) MRI 扫描:是诊断主动脉夹层成熟而有效的无创性技术,目前被认为诊断主动脉夹层的金标准。其利用大视野、多体位、多平面、无须对比增强成像,可以准确提供主动脉夹层形态结构变化、破口位置、受累血管分支和血流动态等方面资料,主要应用于慢性夹层或病情稳定的患者及随访中并发症的评估。缺点:费用高、检查时间长,对于不能耐受较长时间检查、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急性期患者,限制了MRI 使用;安置起搏器等带有金属物体的患者也不能进行此项检查。 ( 5 )血管内超声(IVUS ) :能实时显示主动脉及血管的形态结构变化,对内膜片和内膜撕裂口的显示,假腔扩张的程度、夹层累及的范围及分支血管与真假腔的关系等方面具有优势。 ( 6 )主动脉造影:属于有创性检查,具有潜在的危险性,且准备和操作费时,随着无创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现已很少应用于主动脉夹层的诊断。 

    2012-11-19 19:51:37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