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溶血诊断方法有哪些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寿命缩短,红细胞的破坏远远超过了骨髓的代偿功能所致的一种贫血。按临床经过可分为急性及慢性溶血性贫血。按溶血的部位分为血管内及血管外溶血性贫血。按病因及发病原理分为遗传性及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前者包括膜的缺陷、酶的缺陷及血红蛋白的异常引起。本文主要阐述溶血诊断方法。

      实验室证据:

      诊断溶血性贫血疾病应当将最初的全血细胞计数和后续的病因诊断试验结合分析,更要注意仔细地进行显微镜下的细胞形态学检查对鉴别诊断有特殊的意义;如形态上异常的球性红细胞,几乎可以肯定是遗传性球性红细胞增多症或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裂形红特别增多同时伴小球性红细胞对于机械溶血也是特异性的。这些都可以及时确定人们自身所出现的问题。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此方法主要是作为遗传性溶血性贫血诊断的筛选试验,发现渗透脆性增高就可以表明红细胞膜异常,应特别注意结合红细胞的形态学结果;而正常就证明红细胞酶异常,应进一步测定红细胞酶类的活性;若是降低就表明人们的血红蛋白异常,应进一步做血红蛋白电泳,这样就可以更好的确定人们是否患有溶血性贫血疾病。

    2015-01-23 16: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