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颈部血管瘤的发病机制

      颈部血管瘤是由大量增生的血管所构成,胚胎早期,原始脉管是一种单纯由内皮细胞组成的管状物,它们在间质中间形成一个致密的网,以后随着各器官的发育,原始脉管网逐渐分化成与器官联系的许多血管丛和淋巴管丛。显微镜下所见,血管瘤形态多样,但基本结构相似。

      颈部血管瘤的发病机制介绍如下:

      1.毛细血管瘤

      具有发育良好的单层内皮细胞及很少量结缔组织为基质,管腔内只有很少量的血细胞,为局限的分叶状肿块,边界清楚,稍突出于皮肤表面,颜色鲜红,大小不一,由于管腔狭窄,压迫时很少变白。

      2.海绵状血管瘤

      具有发育良好的血管,管腔宽大,充满了血球,瘤体较柔软,突出于皮肤表面,界限不清楚,呈紫蓝色,具有压缩性,被压缩后颜色变白,海绵状血管瘤比毛细血管瘤大而厚,常侵犯皮下组织,具有扩张性,在颈部常侵犯深层组织。

      3.毛细-海绵状血管瘤(混合型)

      具有上述两种血管瘤的特点,比较常见,毛细血管瘤常分布于海绵状血管瘤的表面。

    2015-01-22 15:5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