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阴虚多因久病伤阴,或温热病后期,津液亏损,或过服温燥金石之药,耗伤阴液,或早婚多育,房室不节,以致肾阴不足所致。由于肾水亏虚,进而相火妄动,故常见虚火上炎之病理现象。肾阴虚属虚,亦或可见本虚标实之证。其病位在肾,常涉及肺、心、肝等脏。以下是肾阴虚的中医治疗法。
肾阴虚的中医治疗法:
一、治疗法则:滋阴补肾。
二、施治方法:
1、基本方药:
(1)六味地黄丸:熟地240克、山茱萸120克、山药120克、泽泻90克、丹皮90克、茯苓90克,以上各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空腹服用,每次10克,1日2~3次。若改为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2)左归丸:熟地240克、山药、枸杞、山茱萸、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各120克、川牛膝90克,上药共研为末,炼蜜为丸,空腹服用,每次10克,1日2~3次。若改为水煎服,用量按原力比例酌减。适用于阴虑精血亏损诸证。
(3)大补阴丸:黄柏、知母各120克、熟地、龟板各180克,诸药为末,猪脊髓蒸熟,炼蜜为丸,早晚公服10克,或作汤剂,用量控比例酌减。适用于阴虑而有内热诸证。
2、加减生化:阴虎骨蒸潮热甚者,可于各基本方中加地骨皮、青蒿、银柴胡、胡黄连各10克;心烦不安,失眠多梦者,加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各10克;盗汗明显者可加煅牡蛎12克、浮小麦20克、糯稻根15克;遗精、滑精者,加金樱子、芡实各12克,五味子10克;咳血、齿衄者,加旱莲草12克、白茅根15克、藕节、茜草根各10克。耳聋耳鸣者,于方(1)中加磁石20克、五味子10克、桑椹子、女贞子各12克。尿血者于方(1)中加小蓟10克、白茅根15克、旱莲草、黄柏各10克。月经过多或崩漏者,于方(1)中加知母、黄柏各10克、煅龙牡各15克、棕搁炭、仙鹤草各10克。
三、外敷药物:
1、五倍子适量,研细为末,临睡时以水或醋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再用暖脐膏盖好,手按至温而入睡。
2、五倍子、辰砂共研末后,冷水调匀,临睡前敷脐部。以上两方均适用于盗汗患者。
3、酸枣仁少许,开水浸泡后,去其外皮,剖成两半,置于直径约1厘米的胶布中,贴之干两开的神门、皮质下穴处,然后按揉1分钟,并嘱患者每晚临睡前自行按揉1次,每5天换药1次。适用于失眠患者。
4、牡蛎、五倍子各适量,研成细末,盐水调敷脐部。
5、刺猬皮适量,焙干研细为未,以患者自己唾液,调成糊状,敷贴脐中,每2日换药1次。以上两方适用于遗精、滑精、早泄患者。
2015-01-21 12: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