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腔隙性脑梗患者应多做肢体功能锻炼

      患上腔隙性脑梗死的病人,除了要及时的进行治疗之外,还应该要加强日常的护理工作,如每天坚持肢体功能锻炼,与病人家属共同制定功能锻炼计划,神志清楚的病人在发病第2日及早进行康复训练,这样才能够保障患者能尽快恢复。

      1、肢体功能锻炼

      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功能锻炼的重要作用,使病人与家属树立信心,积极参与功能锻炼。与病人家属共同制定功能锻炼计划,神志清楚的病人在发病第2日及早进行康复训练,早期进行轻缓的按摩和瘫痪肢体的被动运动,可以伸展处于缩短状态的瘫痪肌肉,降低肌张力及兴奋性,松弛关节周围各种纤维组织,防止关节挛缩畸形的发生,还可以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刺激神经功能恢复,从而防止肌肉、皮肤、骨骼的废用性萎缩。

      2、保持正确的体位和功能位置

      各种体位宜经常变换,早期应2-3小时更换1次体位,保持关节功能位置,采取正确的体位有利于关节活动度。

      3、主动功能锻炼

      当患者的肌力已恢复时,应积极做主动运动。不能下床的患者,自己要外展肩关节,同时还要做曲屈的伸展肘关节、腕关节、握拳和伸掌动作;下肢要坚持做外展和内旋动作,每次10分钟,每日2次。2-3周后开始床上坐立训练,然后再站立行走。刚开始离床下地行走的患者,应先在他人帮助下练习站立,逐渐过渡到自己扶物体站立,适应后再做原地踏步,行走时应平稳,缓慢,培养正确的步态,纠正八字足,防止身体过于向健侧倾斜。

    2015-01-19 10:55:52

腔隙性脑梗死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