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取仰卧位,膝伸直,术者站于患侧,一手拇指及食指、中指捏挤远端向上推,并固定之。另手拇、食、中指捏挤近端上缘的内、外两侧向下推挤,使骨折断端接近并对位。若用手指触摸髌骨前面不平整或X线透视有前后残余移位时,可再用一手拇、食指固定下陷的一端,另一手拇、食指挤按向前突出的另一端,使之对齐。对位满意后,即可固定。
(一)石膏托或管形固定:此法适用于无移位髌骨骨折,不需手法复位,抽出关节内积血后包扎。用长腿石膏托或石膏管形固定患肢于伸直位3~4周,在此期间练习股四头肌收缩,去除石膏后练习膝关节屈伸活动。
(二)抱膝圈固定:无移位或移位不多(分离移位不超过0.5cm)者可用此法。因骨折容易整复,比较稳定,用绷带量好髌骨轮廓大小、作成圆圈,缠好棉花,用绷带缠好外层,另加布带四条,各长60cm。后侧垫一托板,长度由大腿中部到小腿中部,宽13cm、厚1cm,板中部两侧加上固定用的螺丝钉。骨折经整复满意,置患膝于托板上,膝关节后侧及髌骨周围衬好棉垫。将抱膝圈套于髌骨周围。固定带分别捆扎在后侧托板上。若肿胀消退,则根据消肿后髌骨轮廓大小、缩小抱膝圈。继续固定至骨折愈合。
(三)髌骨爪固定:分离移位较明显的髌骨骨折,可采用髌骨爪(抓髌器)固定,疗效颇为满意。
辨证用药:
初期
【治法】 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方药】
1、主方活血祛瘀方(广东省中医院《四肢骨折和脱臼治疗图解》)
处方:生地黄15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红花12克,栀子10克,桃仁10克,泽兰10克,三七末(冲服)。水煎服,每日l剂。
2、外用方消瘀止痛药膏(上海中医学院《中医伤科学讲义》)
处方:大黄150克,木瓜60克,栀子30克,蒲公英60克,土鳖虫30克,乳香30克,没药30克。共为细末,饴糖或凡士林调敷患处。
中期
【治法】 接骨续筋,通利关节。
【方药】
主方壮筋养血汤(钱秀昌《伤科补要》)
处方:续断12克,当归9克,川芎6克,白芷9克,红花5克,生地黄12克,牛膝9克,牡丹皮9克,杜仲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后期
【治法】 养气血,补肝肾,壮筋骨。
【方药】
1、主方补肾壮筋汤(钱秀昌《伤科补要》)
处方:熟地黄12克,当归12克,山茱萸12克,续断12克,茯苓12克,杜仲lO克,白芍10克,青皮5克,五加皮10克,牛膝10克。水煎服,每日l剂。
2、外用方海桐皮汤(吴谦等《医宗金鉴》)
处方:海桐皮6克,透骨草6克,乳香6克,没药6克,当归5克,川椒10克,川芎3克,红花3克,威灵仙3克,甘草3克,防风3克,白芷2克。解除外固定外,煎水熏洗患处。
2015-01-19 10:5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