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死是位于脑深部的一组很小的梗塞病灶,梗塞灶直径为5-20mm。病灶数目可由数个到数十个不等。腔隙梗塞的发病基础为:小动脉在高血压的长期作用下发生脂质透明变性。血压异常、血栓都是造成腔隙性脑梗死的原因,在临床调查上一些其他疾病也是导致腔隙性脑梗死的,其中主要的疾病有以下两种:
1、动脉硬化:腔隙性脑梗死与动脉硬化紧密关联。基底核、内囊区腔隙病灶的供血动脉有严重的脑动脉硬化改变,即节段性的动脉结构破坏、纤维素样坏死或血管坏死。其他学者也发现,髓质动脉中明显的改变是管壁的透明样增厚,并血管腔的狭窄,各脑区腔隙性梗死的频度与动脉硬化的程度成正比。
2、糖尿病:糖尿病可导致远端肢体、肾脏、视网膜、周围神经和脑神经的小动脉梗死性病变,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但尚缺乏糖尿病和腔隙性脑梗死有联系的证据。糖尿病与多发性的腔隙性脑梗死有关,而与单发的无关。不过糖尿病时血的凝固性和黏度的增高、血小板黏附性的增强,无疑可减少脑的深穿支动脉的血流供应,对腔隙性脑梗死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2015-01-19 10: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