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病机制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一般多发生在分娩后数日、十数日,少数发生于产褥期末。晚期产后出血对产妇的伤害很大,甚至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我们需对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病机制了解来避免晚期产后出血出现。

      以下介绍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病机制:

      分娩时对胎盘及胎膜检查不仔细,尤其当有副胎盘或帆状胎盘时,少量胎盘胎膜残留导致胎盘附着部位复旧不全,子宫不能正常缩复,子宫收缩差,随着残留局部血栓脱落,血窦开放而出现晚期产后出血,胎盘息肉部分或全部脱落,使附着部位血窦开放发生晚期产后出血。

      温馨提示:晚期产后出血的后果随失血量、失血速度及产妇体质不同而异。如果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可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严重者危及产妇生命,导致产妇死亡。所以,产妇与家属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

    2015-01-11 14:42:42

晚期产后出血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