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茎癌为常见的男性生殖系统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中年人。在早期可表现为阴茎头或包皮上皮肥厚,由于包皮掩盖不易被发现,晚期呈菜花状,表面坏死,渗出物恶臭,肿瘤继续发展可侵犯全部阴茎和尿道海绵体,对患者带来了严重的伤害。有人认为茎癌发病与包茎及包皮过长有密切关系,对其发病机制的了解有助防治该病。
下面介绍阴茎癌的发病机制:
本病绝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其他如基底细胞癌和腺癌少见。阴茎癌主要经淋巴转移,可转移到腹股沟、髂血管旁及直肠周围淋巴结等处。因双侧淋巴结交错相通,亦可转移到对侧。一般较少侵犯到尿道。当肿瘤穿透白膜时可侵入海绵体而发生血行转移,但多数发生在淋巴转移之后。
本病准确分期和治疗方法的选择与预后有直接关系。其分期方法各不同,临床上常用的是Murrell和Williamas分期。Ⅰ期:肿瘤局限于阴茎,无明确的淋巴结转移;Ⅱ期:肿瘤局限于阴茎,有阳性淋巴结转移;Ⅲ期:肿瘤局限于阴茎,有不能切除的淋巴结转移;Ⅳ期:肿瘤播散侵犯到会阴及身体远处。
2015-01-10 16:3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