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静脉阻塞根据视网膜缺血情况分为缺血型和非缺血型。缺血型者病情重,预后差。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远比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常见。视功能损害虽不如动脉阻塞急剧,但亦相当严重,部分病例可因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而完全失明。引起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病因,老年人与青壮年有很大差异,前者绝大多数继发于视网膜动脉硬化,后者则多为静脉本身的炎症。部分病人心功能不全、心动过缓、心率不齐、眼压增高等均可成为本病第二诱因。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发病机理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研究认为由动脉供血不足、静脉管壁损害、血泪流变改变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而成其中静脉管壁损害可能是主要的,详细见以下介绍:
1、动脉供血不足:研究人士通过动脉实验后指出,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发生,以动脉供血不足为前提。实验室中,如果只阻断某一静脉,不足以引起临床所见的典型改变,只有动脉供血也发生障碍后,才能形成。视网膜血循环是处于一种比较封闭的血管环流径路之中,静脉阻塞时动脉血流减少,可能仅仅是静脉血回流受阻的一种反映,而不是静脉阻塞的原因。
2、静脉管壁损害:有两个原因,一是受到其邻接处的动脉硬化的波及;二是静脉本身的炎症。二者产生均可导致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硬化还能使内膜及内膜下细胞增生,炎症则可使内膜肿胀。细胞增生及内膜肿胀更加重了管腔狭窄程度,除严重者因内膜与内膜接触直接发生闭锁外,亦可因内膜面变得粗糙,电荷改变,诱使血小板沉着、凝聚而形成血栓,导致静脉管腔不完全或完全性阻塞。
3、血液流变学及血液流动力学改变:大多数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有血液成分改变、血液粘稠度改变及血小板凝聚性增高,使血液通过静脉管径狭窄处更加困难和血栓更易于发生。
4、除以上原因外,静脉阻塞,特别是静脉总干阻塞与高眼压有一定联系。据统计,视网膜静脉阻塞同时合并原发性开角性青光眼患者达 10%~20%。其原因有:①开角化青光眼患者本身大多有血液粘度增高。②巩膜筛板的病理凹陷,可能影响筛板区中央动脉灌注和静脉回流。其他如心脏代偿功能不全、心动过缓、血压突然降低等导致血流缓慢者,均可加速阻塞的形成。
2014-12-30 17: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