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中医辨证更年期功血的病机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简称“功血”,是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更年期功血的妇女表现为子宫不规则出血,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有时经血淋漓数月,伴贫血。基础体温单相,阴道脱落细胞以底层细胞为主,或中、低层细胞。宫颈黏液结晶见发育较差的羊齿叶状,子宫内膜呈囊腺型增生过长或腺型增生过长。血内分泌检查时,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升高等。

      妇女进入更年期以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卵巢的激素水平下降,失去了对下丘脑、垂体的反馈作用,使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不同程度的增高,而卵巢中残存的卵泡虽然也有发育,但并不排卵,子宫内膜腺体在长期雌激素的作用下呈持续性的增生反应,可以发生轻度增生过长、腺囊型增生过长或腺瘤型增生过长现象。当雌激素水平出现较大波动时,子宫内膜就不完整的脱落,发生不规则子宫出血。

      中医认为更年期功血的病因与青春期功血基本相同,但是由于更年期妇女肾气渐衰,脏腑功能失利,脾气虚弱,往往统摄无权而造成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与肾有密切关系,并与肝脾相关。以下是临床上常见的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病机:

      肝肾不足

      先天肝肾不足或者房劳伤精,早婚早育,过多流产等,使肝肾阴液亏虚,阴虚则生内热,热灼冲任,迫血妄行而致功能性子宫出血。

      脾肾阳虚

      素体脾肾阳虚或者久病损伤,饮食劳倦等使脾肾受损。脾统血,阳虚则统摄无权;肾阳虚则封藏之功失职,以致冲任不固,造成功能性子宫出血。

      瘀血停滞

      寒凝则血瘀,气滞则血瘀。瘀血阻滞于冲任胞宫,新血不得归经,故不走常道出现功能性子宫出血,血瘀内郁日久则化热,灼伤血络导致出血不止,或者伴有血块。

      中医辨证应依据出血的量、色、质以及伴随政治而辨其属虚、、属热、属瘀。虚者多属脾气虚弱,肾气不固,阳气衰微,气血两虚;热者多属阴虚有热,或湿热壅阻;瘀者多属气滞血瘀或者寒凝血瘀或损伤致瘀。

      中医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冲任损伤所致。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热、肾虚、脾虚、血瘀等均可伤及冲任二脉,冲任损伤,不能约制其经血,故血从胞中非时而下。“肾主生殖”,“肾为生命之源”,“经本于肾”,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与肾有密切关系,并与肝脾及血瘀等也有一定联系。

    2014-12-30 16: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