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常见的瘫痪肌有胫前、后肌,腓骨长、短肌,股四头肌,阔筋膜张肌和臀肌等。上肢较少发生,仅以三角肌瘫痪较多见。脊柱周围肌瘫痪者更少见。常见畸形有足部的马蹄内、外翻足、高弓足、仰趾、爪形趾;膝部的膝内、外翻、反屈;髋部屈曲、外展、外旋;上肢外展功能丧失,肘部畸形较少。因此,一旦患有此病应尽早治疗。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治疗方法:
1、卧床休息隔离,至少到起病后40天,避免劳累。肌痛处可局部湿热敷以减轻疼痛。瘫痪肢体应置于功能位置,以防止手、足下垂等畸形。注意营养及体液平衡,可口服大量维生素C及B族。发热高、中毒症状重的早期患者,可考虑肌注丙种球蛋白制剂,每日3~6ml,连续2~3天,重症患者可予强的松口服或氢化可的松静滴,一般用3~5日,继发感染时加用抗菌药物。
1、呼吸障碍的处理重症患者常出现呼吸障碍,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往往是引起死亡的主因。首先要分清呼吸障碍的原因,积极抢救。必须保持呼吸道畅通,对缺氧而烦躁不安者慎用镇静剂,以免加重呼吸及吞咽困难。及早采用抗菌药物,防止肺部继发感染,密切注意血气变化和电介质紊乱,随时予以纠正。
3、防止畸形、促进肌肉的恢复及适应瘫痪后的康复治疗,不同阶段按不同的重点与要求给予治疗。
4、后遗症期(二年后)治疗是继续功能训练,支架保护和选用适当的手术治疗(如软组织手术、肌腱移位元术、骨性手术等)。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预后:
1、治愈:畸形矫正满意、功能恢复正常。
2、好转:畸形矫正、功能部分恢复。
专家提示:本病残废率极高。关键在于预防、在流行地区流行季节,若5岁以下患儿有多汗、嗜睡、软弱无力、烦躁不安或肢体疼痛过敏时,应到医院检查或经神经系统检查以考虑本病之可能。一般预防服用小儿麻痹糖丸有一定预防作用,切记服用。患小儿麻痹遗留后遗症者(二年后),可到医院就诊,手术治疗有一定效果(包括矫正畸形和功能恢复手术治疗)。
2014-11-27 18: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