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肥厚性鼻炎的鼻粘膜呈暗红色。下鼻甲表面凹凸不平呈桑椹样改变,触之较硬,无弹性或弹性差,即用探针触压下鼻甲常不凹陷,或触压时凹陷,当挟针拿起后其凹陷部位不能立即弹起恢复原状。滴用血管收缩剂(如麻黄素滴鼻液)下鼻甲常不收缩。当患有此病的时候一定要详细检查和辨别在进行治疗。
一、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检查
1.下鼻甲明显肥大,或下鼻甲与中鼻甲均肥大,常致鼻腔堵塞,鼻腔底部或下鼻道有黏液性或黏脓性分泌物。
2.黏膜肿胀,呈粉红色或紫红色,表面不平,或呈结节状或桑葚状,尤以下鼻甲前端及其游离缘为明显,探针轻压凹陷不明显,触之有硬实感。
3.局部用血管收缩剂后黏膜收缩不明显。
二、慢性肥厚性鼻炎的辩证
鼻腔被肥大的下鼻甲所堵塞,鼻腔底或下鼻道内充满粘液或脓液并难于擤出。粘膜肿胀呈苍白、粉红或淡紫色改变,鼻甲表面不平,呈结节状,特别以下鼻甲前端及其游离缘为重。
1.鼻塞较重
多为持续性,常张口呼吸,嗅觉多减退。
2.鼻涕稠厚
多呈粘液性或脓性。由于鼻涕后流,刺激咽喉致有咳嗽、多痰。
3.当肥大的中鼻甲压迫鼻中隔时,可引起三叉神经眼支所分出的筛前神经受压或炎症,出现不定期发作性额部疼痛,并向鼻梁和眼眶放射,称筛前神经痛。
通过大量的临床验证证明,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采用新型的热凝治疗仪设备,对慢性肥厚性鼻炎进行辨症施治,具有快速、不开刀、无痛苦、老幼均可接受的特点。
由于炎性肥厚组织对血管收缩剂不敏感,局部应用麻黄素类药物不能使肿胀明显消退。如以探针触压下鼻甲表面,有硬实感觉,不见凹陷,或触压呈凹陷后难于立即复原。用鼻后孔镜检查,有时可见下鼻甲后端如桑椹状肥厚,或鼻中隔后段粘膜两侧对称性肥厚。
慢性肥厚性鼻炎为鼻粘膜、粘膜下层及鼻甲骨的增生肥厚性改变,一般由慢性单纯性鼻炎发展而来。主要临床表现为粘膜上皮纤毛脱落,变为复层立方上皮,粘膜下层由水肿继而发生纤维组织增生而使粘膜肥厚,久之,可呈桑椹状或息肉样变,骨膜及骨组织增生,鼻甲骨骨质也可呈肥大改变。
2014-11-20 10:2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