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血吸虫病的日常护理措施

      血吸虫病是一种慢性寄生虫病,林场主要分为两大类型,其一是肠血吸虫病,另一种是尿路血吸虫病,无论是患上哪种类型的血吸虫病对患者的危害都是非常大的。只要加大宣传,提高人们的预防意识,不间断地进行查灭钉螺工作,做好日常护理,才能有效地防治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的日常护理措施

      1、血吸虫病防治地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开展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对学生开展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教育。

      2、血吸虫病防治地区根据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标准,划分为重点防治地区和—般防治地区。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制定。

      3、为了预防、控制和消灭血吸虫病,保障人体健康、动物健康和公共卫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对血吸虫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联防联控,人与家畜同步防治,重点加强对传染源的管理。

      4、血吸虫病防治地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各类新闻媒体开展公益性血吸虫病防治宣传教育。各类新闻媒体应当开展公益性血吸虫病防治宣传教育。

      5、血吸虫病防治地区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应当组织本单位人员学习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温馨提示:一般平均潜伏期为40多天。急性期可有畏寒、高热、肝脾肿大、肝区疼痛等症状。慢性期可出现慢性腹泻、疲乏无力、消瘦等症状。有些血吸虫病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与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肝炎等疾病相似,要注意鉴别。

      【参考文献:《血吸虫病防治条例释义》《血吸虫病防护知识》】

    2014-11-04 16: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