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因在不同经线上的屈光状态或屈光度不一致,而导致视网膜上所呈现的物像模糊不清的状态就是散光。散光常因不良的用眼姿势而加重病情,而不良用眼是导致近视的主要因素,因为很多朋友会错认为近视是造成散光的主要病因之一,但实际上两者是没有必然关系的。
1、曲率性散光:如果散光的度数较高,往往发生在角膜。这种散光通常是先天性的。用角膜计测量可以发现正常人眼均存在轻度的散光,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最常见的散光是垂直弯曲度较水平者大,一般约在0.2D。达种轻度的散光可以认为是生理性的,是由于上下眼睑的经常压迫所致。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生理缺陷有轻度增长的倾向。
获得性的散光也较多见。可因角膜病变(最突出的例子是圆锥角膜)、累及角膜的眼外伤(例如眼部手术之后尤其是角膜切口的手术)也可产生同样结果。眼肌切断术后,也可引起轻度散光。角膜散光亦可由眼睑肿瘤压迫所造成。在正常情况下,用手指压迫眼球时,眼睑的收缩或眼外肌的作用,均可产生暂时性的眼球形状的改变,造成不同程度的散光。
由晶状体引起的曲率性散光也不少见,但这种病例发生的程度都较轻,由圆锥晶状体引起的散光可达到极为明显的程度,但极为少见。
2、屈光率性散光:为晶状体各部的屈光指数发生变化所致。散光度数一般比较小,如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皮质发生水隙、羽毛状混浊,造成晶状体的屈光指数改变,都可形成散光。
3、指数性散光:这是由于晶状体不同区域的屈光率有少量差异所造成的,是生理性的。这种散光程度轻微,没有实际意义。但因白内障引起的屈光介质变化,则影响极为明显,可以产生各种散光,出现视物变形与多视症等。
4、偏心性散光:以前多见于晶体移位,如先天性偏斜、晶体半脱位等;近年来,由于屈光性角膜手术的增多,临床也可见因PRK、LASIK手术光斑偏离光学中心引起的散光。
5、光心偏离性散光:晶状体的位置轻度偏斜,或离开光学系统的轴线,并不少见。但这种先天性的缺陷往往非常轻微而被忽视。外伤引起的晶状体半脱位,使其光学性质变化不大,但所造成的结果非常明显。
温馨提示:目前还没有可以有效治疗散光的药物,所以一般通过物理的办法进行治疗。1、规则散光,可按散光类型及散光度数以不同圆锥镜矫正。2、不规则散光,可配用角膜接触镜矫正。3、20岁以上成人,高度散光,可考虑进行角膜屈光手术。
【参考文献:《近视远视散光老花防治300问》《眼科屈光矫正学》】
2014-10-20 10:5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