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进行性延髓麻痹的诊断与鉴别

      进行性延髓麻痹是运动神经元病的一种类型,诊断根据中年以后隐袭起病,慢性进行性病程,表现肌无力、肌萎缩和肌束震颤,伴腱反射亢进、病理征等上、下运动神经元受累征象,无感觉障碍,典型神经原性改变肌电图,通常可临床诊断。必要时可作MRI检查,以进一步明确病因,以做鉴别诊断,及协助诊疗。

      一、诊断

      1.神经电生理肌电图

      呈神经原性改变,静息状态下可见纤颤电位、正锐波,有时可见束颤电位;小力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增宽、波幅增大、多相波增加,大力收缩呈现单纯相。神经传导速度正常。运动诱发电位有助于确定上运动神经元损害。

      2.肌肉活检

      有助于诊断,但无特异性,早期为神经原性肌萎缩,晚期在光镜下与肌原性肌萎缩不易鉴别。

      3.其他检查

      腰椎穿刺压力正常,奎肯试验椎管无梗阻。脑脊液蛋白、细胞数多正常,只有少数蛋白含量略高。偶有IgG、IgA增高,在疾病进展期,常有尿内肌酸排出量增多。肌酸磷酸激酶活性可轻度异常,MRI可显示部分病例受累脊髓和脑干萎缩变小。

      二、鉴别

      临床上需和能引起延髓麻痹的其他疾病鉴别。

      1.重症肌无力常有延髓症状,但无肌肉萎缩及肌束颤动,受累肌群的无力常表现为晨轻晚重、病态疲劳。必要时可肌注新斯的明,作药物试验。

      2.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起病较急,常有四肢远端对称性无力,呈弛缓性瘫痪,脑脊液有蛋白质与细胞分离现象。

      3.延髓空洞症及脑干肿瘤有时与本病相似,但均伴有感觉障碍。

      4.桥脑小脑角或枕骨大孔区肿瘤,常累及延髓神经,但往往是一侧性,并常有感觉障碍。

      5.假性延髓麻痹是两侧皮质延髓束受损产生,常为多次脑血管意外的后遗症,亦可见于多发性硬化症的患者中。临床表现为受延髓支配的肌肉瘫痪,但无舌肌萎缩及其肌束颤动。患者软腭反射、咽壁反射、下颌反射均活跃或增强,并可出现强哭强笑。

      温馨提示:面对疾病,病友们必须正确地对待疾病,树立强烈战胜疾病的自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根据自己的病情及身体情况,按照康复指导方案进行长期、有规律、科学的康复保养,适当地进行室外活动和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保持乐观、良好的心态才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2014-09-29 13:25:22

运动神经元病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