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需要分哪几步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是由于铁摄入量不足、吸收量减少、需要量增加、铁利用障碍或丢失过多所致。仅凭症状不易做出早期诊断。应仔细询问病史,如是否偏食,是否有消化系统疾病(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等)、钩虫病,女性是否有月经过多,是否做过胃肠手术等。还可辅助实验室检查来帮助确诊。

      一、诊断

      注意饮食习惯,是否有偏食或异食癖。是否有消化系统疾病(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等)、钩虫病;女性是否有月经过多;是否做过胃肠手术等。男性及绝经妇女应考虑是否为胃肠道肿瘤的首发症状。同时,根据临床症状、检查可加以确诊。

      二、检查

      1.辅助检查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男性血红蛋白<120g/L,女性血红蛋白<110g/L,孕妇血红蛋白<100g/L;MCV<80fl,MCH<26pg,MCHC<0.31,形态可有明显低色素表现。血清铁L,总铁结合力>64.44umol/L,运铁蛋白饱和度<0.15。血清铁蛋白<14mg/L。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5%。

      2.实验室检查

      (1)血象:早期或轻度缺铁可以没有贫血或仅极轻度贫血。晚期或严重缺铁有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型贫血。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的程度通过红细胞计数减少的程度。还可见很少的靶形、椭圆形或其他不规则形态的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计数大多正常,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减低。血小板计数高低不一。

      (2)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粒红比例降低,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中幼红细胞比例增多,体积比一般的中幼红细胞略小,边缘不整齐,胞浆少,染色偏兰,核固缩似晚幼红细胞,表明胞浆发育落后于核,粒系细胞和巨核细胞数量和形态均正常。

      (3)骨髓铁染色:用普鲁土兰染色可见骨髓含铁血黄素阴性(正常为+~++),铁粒幼细胞阴性或减少(正常为20%~90%)。

      (4)血清铁蛋白:铁蛋白是体内储存铁的一种形式,血清铁蛋白也可以起到运铁的作用,通常1ug/L代表体内有储存铁8mg,故血清铁蛋白的测定是估计骨髓铁贮存状态的一种敏感的方法,血清铁蛋白正常值为100±60ng/ml),缺铁性贫血时小于15ug/L(15ng/ml)。

      (5)血清铁:缺铁性贫血时血清铁常低于10.74umol/L(60ug/100ml),总铁结合力增高,高于64.44umol/L(360ug/100ml),血清铁饱和度减少,低于15%.

      (6)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 :正常为0.29~0.65umol/L(16~36ug/dl),缺铁贫血时增高。此外,其他血红素合成障碍的疾病,如铅中毒和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时,FEP亦增加,故FEP可做为初筛试验。

      温馨提示:需要注意的是,缺铁性贫血应与以下3种贫血相鉴别:地中海贫血,有家族史,血片可见大量靶形红细胞,血红蛋白A2增加,血清铁蛋白及骨髓可染铁增加。慢性炎症性贫血,总铁结合力正常或降低,血清铁蛋白增高。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可见环形铁粒幼细胞,血清铁与铁蛋白增多,总铁结合力降低。做好疾病鉴别才可正确诊断此病,因此人们一定要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贫血的中医调补》《贫血自我防治》】

    2014-09-28 11:49:37

血液内科疾病在线咨询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