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红癣的致病原因

      红癣是由棒状杆菌属的微细棒状杆菌引起的一种皮肤局限性浅表的感染,易发于皮肤摩擦部位。皮肤主要损害为境界清楚、边缘不规则的斑片。皮损颜色依据存在时间长短而不同,开始呈红色,随后变成褐色或棕红色,表面可伴有糠秕样鳞屑。常见于大腿根与阴囊接触的腹股沟部、腋窝、臀缝、乳房下、第四五趾间等皱褶部位的皮肤。

      一、发病原因

      红癣曾被认为是由放线菌引起,现已从红癣的鳞屑中分离出微细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minutissimum),近来用电子显微镜已证实此种棒状杆菌是红癣的病原菌。该菌属棒状杆菌属,是一种类白喉杆菌,革兰染色阳性,常寄生在正常人的鼻、咽、眼、外耳道及皮肤表面,当局部温暖潮湿或皮肤损伤时,该菌侵入角质层引起感染。

      二、发病机制

      棒状杆菌常寄生在正常人的鼻、咽、眼、外耳道及皮肤表面,当局部温暖潮湿或皮肤损伤时,该菌侵入角质层引起感染。

      三、红癣致病菌

      发病原因主要是寄生于角蛋白组织的致病真菌所引起的皮肤病,其病原菌可分为。

      1、皮肤癣菌

      寄生在皮肤角蛋白组织致病真菌统称为皮肤癣菌。该菌凭其侵犯组织不同和培养特点差异把它再划分以下三属:

      2、毛癣菌属

      侵犯皮肤、毛发和甲。本菌属已查明有13种可使人类致病。常见有黄癣菌、红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紫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等;彼等培养特点呈棒形大分子孢子,壁光滑。

      3、孢子菌属

      侵犯毛发及皮肤,在我国以铁锈色小孢子菌、羊毛样小孢子菌等为多见;这些培养特征是梭形大分子孢子,壁有刺。已报道有8种能引起人类发病。

      4、角层癣菌

      寄生于皮肤角层或毛干表面的致病真菌可谓之角层癣菌。此类癣菌又分两型,即角层型和毛发型。前者有花斑癣菌、红癣微细棒状杆菌,曼逊氏癣菌及威尼克氏癣菌;后一型有腋毛癣菌。

      温馨提示:上述几种皮肤癣菌,感染人体后可引起组织反应而发生红斑丘疹、水疱、鳞屑、断发、脱发和甲板改变等。按其侵犯部位差别,临床可分为头癣、体癣、股癣、手足癣和甲癣。

    2014-09-26 09:56:13

过敏性皮肤病在线咨询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