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囊虫病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囊虫病是由猪带绦虫蚴虫(囊尾蚴)寄生于脑组织形成包囊所致。人是猪带绦虫(有钩绦虫)的终末宿主。感染途径有两种,最常见的是摄入带有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是因不良卫生习惯虫卵被摄入体内致病;自身感染或者是绦虫的节片逆行入胃,虫卵进入十二指肠内孵化逸出六钩蚴,蚴虫经血液循环分布于全身并发育成囊尾蚴。食用受感染的猪肉不能感染囊尾蚴,仅引起绦虫感染。

      囊虫病的护理重在观察前后脑囊虫病患者症状的临床变化

      一、用药护理

      本病的治疗主要是杀死猪绦虫及囊尾蚴,常用药物有吡喹酮和阿苯哒唑。

      (1)脑囊虫患者应先从小量开始,根据用药反应可逐渐加量,每日剂量不超过1g,达到总剂量即为一个疗程;囊虫数量少、病情较轻者,加量可较快;囊虫数量多、病情较重者,加量宜缓慢;2~3个月后再进行第二疗程的治疗,共治疗3~4个疗程。

      (2)用抗寄生虫药物后,死亡的囊尾蚴可引起严重的急性炎症反应和脑水肿,可导致颅内压急骤增高,并可引起脑疝,用药过程中必须严密监测患者有无头疼、恶心、呕吐症状,同时应给予皮质类固醇或脱水剂治疗。

      (3)对单个病灶(尤其是脑室内者)可手术摘除,有脑积水者可行脑脊液分流术以缓解症状,有癫痫者可使用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

      二、健康教育

      (1)开展预防绦虫病的卫生教育,尤其在流行区。宣传教育重点是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不吃生猪肉或牛肉,烹饪时生熟食物应分开。对生吃的水果、蔬菜应洗净、消毒。改变养猪和养牛方式,建立圈养。将人厕和猪(牛)圈分开。除卫生防疫部门加强肉类检疫,防止“米猪肉”上市外,群众应提高识别“米猪肉”能力。

      (2)指导患者配合治疗,在服用吡喹酮后,偶有头晕、乏力等不适,数日内可自行消失。教育患者注意卫生,衣服(尤其内裤)、被褥、便盆等用具应加强消毒,防止虫卵污染水、食物及手而感染自身或他人。

      (3)对驱虫后粪便中未找到头节者,应定期复治。告知患者半年内无节片排出,虫卵转阴即为痊愈。

      温馨提示:绦虫病在我国分布较广,猪带绦虫病多见于东北、华北、河南、云南、上海等,多为散发。牛带绦虫病主要流行于贵州、西藏、四川、广西、新疆及宁夏等少数民族地区,常呈地方性流行。绦虫病的流行除与饮食习惯有关外,与养猪和养牛的方式也有关。某些地区因以猪圈为厕或野外随地大便。猪成群放牧,导致猪感染率高。因此,要询问患者出生地、长期居住地及牲畜放养方式。

    2014-09-25 14:34:59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