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乳腺腺病的病因是什么

      乳腺腺病形成的原因尚不明确。目前普遍认为乳腺腺病的病因与卵巢内分泌失调有关,即在黄体素减少,而雌激素分泌过多,长期作用于敏感乳腺组织的结果。正常时,乳腺和子宫内膜一样,随着卵巢周期性活动而有周期性变化,经前期乳腺上皮增生,小管(或腺泡)形成,增多和管腔扩张,有些上皮呈空泡状,小叶间质水肿、疏松。

      月经期管泡上皮细胞萎缩脱落,小管变小,甚至消失,间质致密化,伴有淋巴细胞浸润。月经后数天乳腺又重复新的周期性变化。反之,内分泌失调,雌激素分泌过多,不仅刺激乳腺实质增生,如末梢导管不规则出芽。上皮增生,引起小导管扩张和囊肿形成,而且也促使间质结缔组织增生,胶原化和炎性细胞浸润等,这些病变常可同时并存。

      一、内分泌因素:

      一般认为和内分泌紊乱及精神因素有关,即可能与卵巢功能紊乱,雌激素与孕激素比例失常,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泌乳素分泌增多,导致乳腺组织增生而发病。

      二、乳腺腺病的病理改变特点是:

      1.大体形态:肿块多为灰白色,较坚硬的结节,无包膜,与正常乳腺组织边界不清,单发或多发,其大小多在2cm以内,切面见灰白色或棕色半透明的颗粒状改变,有时和乳腺癌不易区别。

      2.组织形态:主要改变可分为3型或3期。

      (1)小叶增生型:为腺病的早期形态,主要为乳腺小叶增生,小叶内导管及腺泡均增生,数目增多,小叶体积增大,纤维组织轻度增生,小叶内及小叶间见有淋巴细胞浸润,小叶境界仍保持清楚,小叶形态不规整或小叶间相互靠近,此型又可分为:

      ①腺泡型腺病:主要是小叶内腺泡增生,数目增多,腺泡上皮增生成两层或多层并充满腺泡腔中。

      ②腺管型腺病:主要为小叶内末端导管增生及腺泡导管化,导管数目增多,有的导管上皮增生呈乳头状突入腔内。

      (2)纤维腺病型:腺病的中期形态,此时小叶内腺管和纤维组织都增生,并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增生的纤维组织将腺管彼此分开,小叶结构紊乱,腺管上皮增生呈多层或形成乳头状,筛状,甚至完全充满管腔,小叶内导管扩张形成微囊,当腺管和纤维组织进一步灶性增生时,可形成纤维腺病瘤。

      (3)硬化性腺病型:亦称纤维化期,是腺病的晚期表现,其特点是小叶内纤维组织过度增生,致使管泡萎缩乃至消失,只残留萎缩的导管,见腺管受挤压扭曲变形,上皮细胞体积变小,深染,但细胞无异形性。

    2014-09-24 17:19:51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