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以上活动大的孩子尤其容易患上小儿骨折,小儿骨折早期饮食宜选有助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食物。大多数小儿骨折可以复位,有时骨折复位不好遗留有错位,小孩会凭借强大的塑型能力,将畸形自行纠正,当然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患者饮食宜选有助益气血、补肝肾、强筋骨的食物。如枸杞子、鹌鹑、猪肉、龙眼肉、栗子、黑豆、羊肉、猪骨等。
小儿骨折的饮食疗法
1、益寿鸽蛋汤。枸杞子10克,龙眼肉10克,黄精10克,鸽蛋4个,冰糖10克。三味药物置锅中同煮至熟加蛋即成。每日1次,连服7日。用于后期。
2、牛膝酒。牛膝煎好去渣,取汁,部分药汁浸糯米,待糯米蒸熟后,将另一部分药汁拌和甜酒曲加入,于温暖处发酵成甜酒即成。每日2次,每次取50克煮食。用于骨折中期。
3、三七蒸鸡。鸡肉250克,三七粉15克,冰糖(捣细)适量。将三七粉、冰糖与鸡肉片拌匀,隔水密闭蒸熟。1日分2次食完。用于骨折初期。
小儿骨折需要注意什么
1、小儿骨折忌多吃肉喝骨头汤。有些人认为,骨折后多吃肉骨头,多喝骨头汤,可使骨折早期愈合。其实不然,现代经过多次实践证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头,非但不能早期愈合,反而会使骨折愈合时间推迟。究其原因,是因为受损伤后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胶原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而肉骨头的成分主要是磷和钙。若骨折后大量摄入,就会促使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高,导致骨质内有机质的比例失调,所以,就会对骨折的早期愈合产生阻碍作用。
2、忌盲目补充钙质。虽然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原料,但由于长期卧床,一方面抑制对钙的吸收利用,一方面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增加的结果。所以,对于骨折病人来说,身体中并不缺乏钙质,只要根据病情和按医生嘱咐,加强功能锻炼和尽早活动,就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利用,加速骨折的愈合。尤其对于骨折后卧床期间的病人,盲目地补充钙质,并无益处,还可能有害。
3、忌少饮水。卧床骨折病人,尤其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病人,行动十分不便,因此就尽量少饮水,以减少小便次数,这样做是不适宜的。卧床病人活动少,肠蠕动减弱,再加上饮水减少,就很容易引起大便秘结,小便潴留,也容易诱发尿路结石和泌尿系感染。所以,卧床骨折病人适当饮水。
4、小儿骨折患儿忌长期服中药如三七片等。骨折初期,局部发生内出血,积血淤滞,出现肿胀、疼痛,此时服用三七片能收缩局部血管,缩短凝血时间,增加凝血酶,非常恰当。但骨折整复一周以后,出血已停,被损组织开始修复,而修复必须有大量的血液供应,若继续服用三七片,局部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血液运行就不畅,对骨折愈合不利。
5、忌偏食。病人常伴有局部水肿、充血、出血、肌肉组织损伤等情况,机体本身对这些有抵抗修复能力,而机体修复组织,长骨生肌,骨痂形成,化瘀消肿的原料就是靠各种营养素,由此可知保证骨折顺利愈合的关键就是营养。在饮食上要做到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能刺激食欲。适当多吃一些西红柿、苋菜、青菜、包菜、萝卜等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蔬菜,以促进骨痂生长和伤口愈合。
6、小儿骨折患儿忌不易消化食物。病人因固定而活动限制,加上伤痛,精神忧虑,因此食欲往往不振,时有便秘,卧床病人更多见。所以,食物既要营养丰富,又要容易消化及通便,宜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吃些香蕉、蜂蜜等促进胃肠消化排便的食物。
求医网温馨提示:间接暴力作用时通过纵向传导、杠杆作用或扭转作用使远处发生骨折,如从高处跌下足部着地时,躯干因重力关系急剧向前屈曲,胸腰脊柱交界处椎体受折刀力的作用而发生压缩性骨折(传导作用)。
【参考文献:《小儿骨折》《小儿骨折诊疗手册》】
2014-09-22 17: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