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液腺囊肿多发于下唇及舌尖腹侧,囊肿位于粘膜下,表现仅覆盖一薄层粘膜,故呈半透明、浅蓝色小泡,质地软而有弹性。囊肿很容易被咬伤而破裂,流出蛋清样透明粘稠液体,囊肿消失。破裂处愈合后,又被粘液充满,再次形成囊肿。粘液腺囊肿多见于青年人,也见于儿童,好发于下唇粘膜,颊、舌等粘膜少见。损害为单个囊肿,直径小于1 cm,呈圆球状隆起,半透明,表面光滑,有波动感,内含透明粘稠状液体,有时可自行消退,一般无自觉症状。
粘液腺囊肿的症状表现如下:
1、粘液腺囊肿发生于口腔粘膜下,小(常为黄豆大小),边缘清晰,呈透明小泡状,无痛。多有损伤史(局况咬伤最常见)。破溃后流出粘稠白色液体,肿物暂时消失,但破溃处很快愈合,肿物重新出现。
2、大涎腺囊肿(舌下腺、颌下腺及腮腺)为发病部位的肿胀,可有阻塞症状(即进食时肿胀感加剧,进食后逐渐缓解),涎腺导管口不能挤出分泌液,或排出变色变味液体。穿刺可抽出粘稠白色液体。
3、有反复发作,口腔粘膜下小的透明小泡状肿物,泡内容物为粘稠的蛋清状液;有局部咬伤史。破裂后流出透明无色粘液史。初次发作者可无此病史。
4、好发于下唇、舌尖、舌下以及颊粘膜,呈淡蓝色柔软状肿块,境界清楚,基底部可活动,有时突出表面呈鱼泡状,一般直径在0.5—lcm左右。
5、大涎腺囊肿:为发病部位处于口腔颌面部相应大涎腺部位,表现为该部位的肿胀及阻塞症状,导管口分泌功能异常。舌下腺囊肿穿刺抽出蛋清状粘稠液;颌下腺及腮腺囊肿穿刺抽出液体较为稀薄;抽出液淀粉酶试验阳性。
温馨提示:口腔粘液腺囊肿为口腔粘膜常见病,是由于小唾液腺导管阻塞后分泌液潴留而形成的浅表囊肿。建议患者去医院做检查确诊为粘液腺囊肿后再对症治疗。
2014-09-15 17:3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