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远离骨折 日常饮食需注意

      对于骨折患者来说,日常生活的科学饮食的作用不亚于正确的治疗,阴雨天或者路面湿滑应尽量走在草地上,合理选择穿鞋对预防骨折也有帮助,多穿低跟鞋、运动鞋可以大大降低骨折发生的概率,尤其是对于儿童,乳制品摄入不足也面临更高骨折风险。

      骨折的食疗方

      1、益寿鸽蛋汤。枸杞子10克,龙眼肉10克,黄精10克,鸽蛋4个,冰糖10克。三味药物置锅中同煮至熟加蛋即成。每日1次,连服7日。用于后期。

      2、牛膝酒。牛膝煎好去渣,取汁,部分药汁浸糯米,待糯米蒸熟后,将另一部分药汁拌和甜酒曲加入,于温暖处发酵成甜酒即成。每日2次,每次取50克煮食。用于骨折中期。

      3、三七蒸鸡。鸡肉250克,三七粉15克,冰糖(捣细)适量。将三七粉、冰糖与鸡肉片拌匀,隔水密闭蒸熟。1日分2次食完。用于骨折初期。

      小儿骨折的中医饮食原则

      早期(1-2周)饮食原则:此期治疗以活血化瘀,消肿散瘀为主。中医认为:"瘀不去则骨不能生"饮食配合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尤不可过早施以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等。在此阶段,食疗可用三七10克、当归10克,肉鸽1只,共炖熟烂,汤肉并进,每日1次,连续7-10天。

      中期(3-7周)饮食原则:此期治疗以和营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续筋为主。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适当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食疗可用当归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新鲜猪排或牛排骨250克,炖煮1小时以上,汤肉共进,连用两周。

      后期(8周以上)饮食原则:此期通过补益肝肾、气血,舒筋活络,强筋壮骨,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灵活运动康复。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选用张氏养血舒筋露等。食疗可用枸杞子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苡米50克,将骨碎补与续断先煎去渣,再入余两味煮粥进食。每日1次,7天为1疗程。

      骨折患者的禁忌食品:

      忌盲目补充钙质

      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原料,有人以为骨折以后多补充钙质能加速断骨的愈合。但科学研究发现,增加钙的摄入量并不加速断骨的愈合,而对于长期卧床的骨折病人,还有引起血钙增高的潜在危险,而同时伴有血磷降低。

      由于长期卧床,一方面抑制对钙的吸收利用,一方面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增加的结果。所以,对于骨折病人来说,身体中并不缺乏钙质,只要根据病情和按医生嘱咐,加强功能锻炼和尽早活动,就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利用,加速断骨的愈合。尤其对于骨折后卧床期间的病人,盲目地补充钙质,并无裨益,还可能有害。

      忌少喝水

      卧床骨折病人,尤其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病人,行动十分不便,因此就尽量少喝水,以减少小便次数,如此虽小便次数减少,但更大的麻烦也产生了。

      如卧床病人活动少,肠蠕动减弱,再加上饮水减少,就很容易引起大便秘结。长期卧床,小便潴留,也容易诱发尿路结石和泌尿系感染。所以,卧床骨折病人想喝水就喝,不必顾虑重重。

      忌偏食

      骨折病人,常伴有局部水肿、充血、出血、肌肉组织损伤等情况,机体本身对这些有抵抗修复能力,而机体修复组织,长骨生肌,骨痂形成,化瘀消肿的原料就是靠各种营养素,由此可知保证骨折顺利愈合的关键就是营养。

      求医网温馨提示:饮食要定时、定量,食物的软硬、冷热均要适宜。不可因担心体质虚弱、营养不够而暴饮暴食,增加脾胃负担,伤及消化功能。

      【参考文献:《小儿骨折》《小儿骨折诊疗手册》】

    2014-09-15 15: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