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煤气中毒的诊断和检查项目

      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煤气泄漏后后,应在第一时间对周围人群做出准确诊断。

      一、煤气中毒的诊断

      根据病史及症状可以确诊。一氧化碳检查法:

      1.血液呈樱桃红色;

      2.取血一滴加至一杯水中呈微红色(正常人为黄色);

      3.取血数滴加水10ml,加10%氢氧化钠数滴,呈粉红色(正常人的血呈绿色)。

      开始有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四肢无力和全身不适,症状逐渐加重则有恶心、呕吐、胸部紧迫感,继之昏睡、昏迷、呼吸急促、血压下降,以至死亡。症状轻重与碳氧血红蛋白多少有关。血中含10%~20%碳氧血红蛋白时发生头胀、头痛、恶心;达到30%~50%时则出现无力、呕吐、晕眩、精神错乱、震颤,甚至虚脱;至50%~60%则出现昏迷和惊厥;至70%~80%则呼吸中枢麻痹,心跳停止。由于碳氧血红蛋白呈红色,所以患者无青紫,皮肤及唇色呈樱桃红色。

      二、煤气中毒的检查项目

      1.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测定

      轻度一氧化碳中毒者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可高于10%,中度中毒者可高于30%,严重中毒时,可高于50%。但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测定必须及时,脱离一氧化碳接触8小时后碳氧血红蛋白即可降至正常,且与临床症状间可不呈平行关系。

      2.脑电图

      据报道54%~97%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可以发现异常脑电图,表现为低波幅慢波增多。一般以额部及颞部的θ波及δ波多见。有些昏迷患者还可出现特殊的三相波。部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后期出现智能障碍,脑电图的异常可长期存在。

      3.大脑诱发电位检查

      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性期及迟发脑病者可见视觉诱发电位VEP100潜时延长,异常率分别为50%和68%,恢复期则可分别降至5%及22%。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见N32等中长潜时成分选择性受损,两类患者的异常率皆超过70%,并随意识好转而恢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异常与意识障碍的程度密切相关,与中毒病情的结局相平行。

      4.脑影像学检查

      CT异常一般在迟发脑病症状出现2周后方可查见,故不如脑诱发电位及脑电图敏感。急性期CT已显示大脑皮质持下白质异常的患者,其恢复远较迟发脑病有白质异常者为差,提示两类患者的白质病理改变不同,前者可能兼有髓鞘及轴索的损伤,后者可能多仅为髓鞘的脱失。MRI在显示一氧化碳中毒脑部病变方面优于CT。

      5.血、尿、脑脊液常规化验

      周围血红细胞总数、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重度中毒时白细胞高于18×109/L者预后严重。1/5的患者可出现尿糖,40%的患者尿蛋白者阳性。

      6.血液生化检查

      血清ALT活性及非蛋白氮一过性升高。乳酸盐及乳酸脱氢酶活性于急性中毒后即增高。血清AST活性于早期亦开始增高,24小时升至最高值,如超过正常值3倍时,常提示病情严重或有合并症存在。合并横纹肌溶解症时,血中肌酸磷酸激酶(CPK)活性明显增高。血气检查可见血氧分压降低,血氧饱和度可正常,血pH降低或正常,血中二氧化碳分压常有代偿性下降。血钾可降低。

      7.心电图检查

      部分患者可出现ST-T改变,亦可见到室性期前收缩、传导阻滞或一过性窦性心动过速。

    2014-09-14 17:30:01

中毒与职业病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