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痒疹的中医调理饮食方法是什么

      痒疹为常见皮肤病,多由夏秋季节被蚊虫叮咬引起,由于奇痒难忍,不断搔抓,使皮损表面角质增厚,呈结节状或疣状。常发于四肢,多为黄豆大小坚硬丘疹,色呈红褐,散在分布,用常规止痒西药内服,激素类霜、膏外搽,有的收效甚微,中医辨属湿邪蕴于肌肤,在临床中以除湿止痒散结方药治疗,此期间配合中医调理饮食获效较好。

      痒疹的中医调理饮食方法如下,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情况询问医生:

      一、风热型痒疹

      1、猪大肠绿豆汤

      材料:猪大肠适量,白酱草15~30克,绿豆50~100克。

      制作:将猪大肠洗净备用,绿豆洗净浸泡20分钟,然后取出装入大肠内,两端用线扎牢,同洗净的败酱草一起加清水适量煮烂熟,食盐少量调味,分数次服食,饮汤,吃大肠和绿豆,隔日一次。七次为一个疗程。

      2、芥末猪肚

      材料:猪肚400克,芥末20克,香菜10克。

      制作:猪肚洗净煮熟,切丝后加调料,后人芥末、香菜末。每日一次,7天为一疗程。

      二、湿热型痒疹

      1、海带绿豆薏仁汤

      材料:海带50克,绿豆100克,薏仁50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海带洗净切碎,与绿豆、薏仁同煲至烂熟,加入白糖调匀,分次服食。隔天一次,连服7天。

      2、土茯苓煲乌龟

      材料:土茯苓50克(鲜250克),乌龟一只(可用草龟代)。

      制作:将乌龟宰杀干净,与土茯苓同煲,至龟熟烂,加盐调味,食龟饮汤。隔天一次,连服3只为一疗程。

      中医依病患体质情况、皮肤湿热瘀阻情形及气血阴液虚损的程度,配合服用药物以及外用药剂,主要选以清热解毒、益气养阴、补血润燥等药物治疗,清热解毒如黄连、黄芩、黄柏、白花蛇舌草等;益气养阴如黄耆、天门冬、麦门冬、玄参等;补血润燥如生地、熟地、当归等,再依症状酌加活血通络药,如桃仁、红花,或袪风止痒药荆芥、防风、白蘚皮。

      温馨提示:痒疹患者饮食应以清淡而富有营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牛奶、甲鱼等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和易消化的滋补食品。少吃油腻过重的食物;少吃狗肉、羊肉等温补食物;少吃不带壳的海鲜、笋、芋等容易过敏的"发物";少吃含化学物质、防腐剂、添加剂的饮料和零食。忌食过酸、过辣、过咸等刺激物。

    2014-09-14 09: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