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什么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种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全,临床上出现全血细胞减少而肝,脾、淋巴结不肿大的一组综合病征。临床上骨髓穿刺及骨髓活检等检查用于确诊再障。再障罕有自愈者,一旦确诊,应积极治疗。

      分先天性和获得性两大类,以获得性居绝大多数。先天性再障甚罕见,其主要类型为Fanconi贫血。获得性再障可分原发和继发性两型,前者系原因不明者,约占获得性再障的50%;又可按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不同综合分型,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各国按严重度划分出严重型再障,后者划分标准须血象具备以下三项中之二项:①中性粒细胞一定值<500/mm3,②血小板数<2万/mm3,③网织红细胞(红细胞压积纠正值)<1%;骨髓细胞增生程度低于正常的25%,如<50%,则造血细胞<30%。其中中性粒细胞一定值<200/mm3者称极重型再障。1987年第四届国内再障学术会议上将急性再障称重型再障I型,慢性再障后期发生急变者称重型再障Ⅱ型。

    2014-09-12 17:32:14

血液内科疾病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