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管性疾病的分类与命名(略)
二﹑鉴别诊断(略)
三﹑治疗原则
脉管性病变的治疗不仅要考虑彻底性,更要考虑美容外观和生活质量。对于范围广泛的血管畸形﹑淋巴管畸形和混合病变,主张采用有计划的综合(序列)治疗。初次治疗时,应考虑为后续治疗创造有利条件,而不是增加治疗的难度。
四﹑适应症
多数血管瘤可自行消退,但鼻尖﹑唇红﹑眼睑等部位的血管瘤影响功能,容易出现溃疡等并发症, 自行消退者较少,宜早期积极治疗。
1. 血管瘤:
(1) 增殖期:以动态观察为主。生长在口腔﹑颜面等重要部位﹑危及生命或重要器官功能者,应积极治疗。优选非创伤性治疗,方法如下:口服激素﹑局部注射α-干扰素﹑平阳霉素﹑压迫治疗等。
(2) 退化期:以观察为主必要时手术整形。
2. 血管畸形:除中线型微静脉畸形外,其余均不能自行消退,临床上应明确类型,尽早处理。
(1) 中线型微静脉畸形:明确诊断,以观察为主, 多自行消退。
(2) 微静脉畸形:激光光动力治疗(铜蒸气激光﹑氪激光)
(3) 静脉畸形:根据部位﹑大小和回流速度,选用不同治疗方法。
浅表畸形:采用Nd:YAG激光照射, 平阳霉素局部照射。深部﹑局限﹑低回流型畸形:采用硬化剂治疗(平阳霉素局部照射)。 深部﹑高回流型畸形:采用无水乙醇及其他硬化剂治疗﹑翻瓣激光﹑手术等综合治疗。
(4) 动静脉畸形:病灶相对局限--辅助栓塞后手术或硬化剂治疗;相对弥漫--以栓塞(双重栓塞疗法)为主的综合治疗;颌骨--长期性栓塞治疗,或暂时性栓塞后手术治疗。
(5) 淋巴管畸形: 平阳霉素病变内注射,手术治疗。
(6) 混合畸形:根据不同病变,分别选择或综合应用各种治疗方法。
五﹑疗效评价标准(略)
2012-11-18 11: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