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急性肠套叠的治疗方法

      急性肠套叠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是以“阵发性腹痛(或者哭闹)、便血、腹部包快”为最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也有的患儿腹痛不明显,以“呕吐、精神差、便血”为主要表现。当然,到后期患儿就会出现腹胀,甚至休克危及生命。在没有出现便血之前很容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甚至出现便血后也会被误诊为“菌痢”。

      1.空气灌肠:

      适应证与禁忌证:肠套叠病程不超过48小时,全身情况良好,无明显脱水及离子紊乱,无明显腹胀者均可采用空气灌肠疗法。禁忌证为:(1)病程超过2天以上,全身情况显著不良者,如严重脱水,精神萎靡,高热或休克等症状者,对3个月以下婴儿尤应注意;(2)高度腹胀,腹部有明显压痛,肌紧张,疑有腹膜炎时,X线腹部平片可见有多数液平面者;(3)小肠型肠套叠。

      有的医院也应用钡灌肠复位和B超下水灌肠复位,适应症禁忌症同上。

      2.手术治疗:

      对于空气灌肠复位失败;怀疑肠管坏死;病病程超过2天,全身情况显著不良者,如严重脱水,精神萎靡,高热或休克者,特别是3个月以下婴儿;高度腹胀疑有腹膜炎者;小肠套叠;多次复发怀疑有器质性病变的均是手术指征。

      最后有很多病人家长会问,这个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我告诉大家急性肠套叠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了,95%婴儿肠套叠为原发性的。可能是婴儿回盲部系膜是固定不完善,使回盲部游动过大而引起。5%的病儿为继发性肠套叠,于肠壁上有明显的机械原因,如美克尔憩室、肠息肉、肿瘤,以及过敏性紫癜等牵引肠壁而引起肠套叠。多数人认为是由于肠蠕动的正常节律紊乱所引起的,如肠炎、腹泻、饮食制度的改变、发热等。另有人认为是某种病毒的炎性反应,导致肠蠕动紊乱,引起肠套叠。

      参考文献:《肠梗阻诊断治疗学》《肠梗阻影像学》

    2014-08-29 16: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