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普及血防知识的重要性

      目前,健康教育已被全社会公认为是低投入、高产出的事业,成为增强全民防病意识,提高健康水平的根本措施。在血吸虫病预防的诸多措施中,健康教育始终立为一级预防,即避免或减少接触疫水。同时,健康教育还可唤起全社会关注血防事业,动员社会各界和人民大众积极参与和配合血防工作。

      1.降低接触疫水频率,避免或减少血吸虫感染,特别是可有效控制娱乐性接触疫水人群(学生)血吸虫感染,尤其是急性感染,从而使全国急性血吸虫病感染人数下降约60%。同时减少疫区25%以上人群慢性血吸虫感染。

      2.提高血吸虫病检查和化疗的依从性,主动及时检查和治疗、防治病情发展

      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目标人群的分类和健教方法

      根据血吸虫病流行学目标人群接触疫水方式和感染特点,血防健教将其分为下列5类目标人群。

      1.低年龄组人群

      是指5-15岁儿童、青少年,他们是血吸虫感染和急性感染的重点易感人群。他们主要属娱乐性接触疫水(游泳、戏水等)的群体,他们绝大多数是学生或学龄儿童,那么健教场所就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因为疫区学校组织管理严密,教育场所集中,有老师和血防知识课本作为健康教育的平台。同时,中小学生是社会的未来,是重点的保护对象。历年急性爆发或散发者中学生占60%左右,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其具体措施有:

      1.上血防课.每年易感季节之前,一定要上好血防课。上血防课时做到“四有”,即有教师、有教材、有教案、有考试。

      2.每年易感季节应用黑板报、图片、宣传单和电视等媒介传播血防知识。

      3.每年组织学生参加一次血防知识竞赛,接受一次血吸虫病人现身说法教育,写一篇血防作文等,如有条件的可搞一次预防血吸虫感染的夏令营活动。

      4.可进行行为公示.在血吸虫易感季节,每月公布一次接触疫水学生的姓名,并责令其公开检查。

      5.奖励制度.每年放寒假前由各血防站组织对疫区学校进行一次评选活动。评选血防先进班级和先进学生,并给予表扬和物质奖励。如先进者佩带“血防小红花”,奖励笔和本子等学习用品。

    2014-08-29 15: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