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老年人五大饮食准则 做法少盐有益心血管

      人一旦超过60岁咀嚼消化等功能就会逐渐减退,饮食上需要多加留意。不但需要均衡的营养摄取,以前的饮食习惯也需要适当改变。不论是老人自身还是家属都应予以重视,下面总结了老人饮食的六个原则。

      1.每周吃一到两次海鱼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海鱼蛋白质含量丰富,更易消化。格洛丽亚表示,海鱼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对大脑发育和保护非常重要,有助于一定程度上预防认知障碍症,还对心血管有一定益处。日本大学医学部耳鼻喉科医师池田稔表示,海鱼的含锌量高,且属动物性食物,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其含有的维生素A和D、钙、锰、碘、硒等微量元素也比肉类丰富,更利于老人的营养平衡。建议每周吃一到两次海鱼,每次100克左右。鲈鱼、黄花鱼、鲅鱼都很好,建议清蒸或清炖,金枪鱼属肉食鱼类,尽量少吃。

      2.做饭清淡少放调料

      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原所长高芳堃告诉记者,老年人的味觉功能有所减退,总喜欢吃口味重的食物来增强食欲,这样无意中就增加了盐的摄入量。相比年轻人来说,中老年人更应清淡,建议少放味精、酱油等调料,善用其他调味方法。可以多利用一些具有浓烈味道的蔬菜,例如用香菜、香菇来炒蛋或是煮汤、煮粥。利用白醋、水果醋、柠檬汁等各种果酸味,也可以变化食物的味道。

      3.多吃全谷食物

      全谷食物是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格洛丽亚表示,全谷食物对防止稀便具有重要作用,原因是全谷食物富含不可溶性纤维,有助于大便成形。小麦和大麦都是不可溶纤维素的较佳食物来源。全麦食物可代替米饭,也可将它加入其他食物一起烘烤。

      4.一天吃五六餐

      老年人由于咀嚼及吞咽能力都较差,往往一餐吃不了多少东西,而且进食时间又拖得很长。为了让老年人每天都能摄取足够的热量及营养,不妨采用“少食多餐”法,一天分5~6餐进食,在3次正餐之间准备一些简便的甜点,如将切成小块的水果拌酸奶食用,加餐低脂牛奶、燕麦片、饼干、糕点等。不过,糖尿病患者加餐时,切不可将甜品当作零食。

      5.定时定量喝水

      水对50岁以上人群尤为重要。老年人化学感受能力也在下降,会出现身体缺水却不“口渴”的现象。一旦不能及时补水,可能造成老年人皮肤干燥以及排泄不畅、便秘等现象,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因为缺水造成的血液浓稠有可能间接导致心梗、脑梗的发生。所以老人不要等口渴再喝水,要定时定量。清晨空腹先饮水,上午可安排两次饮水,如9点、11点左右各一次,下午也可视情况安排两次饮水,晚上别怕夜尿多而一口不喝,可以喝200毫升左右。运动前、泡澡前、喝酒前都要少量补水,出汗多时,除喝水外还要注意补充点钠钾。

      温馨提示:以上五个老年人的饮食原则需要每位老人以及儿女都加以重视,健康合理的饮食不仅可以保持身体健康亦可延年益寿。

      【参考文献:《中老年人科学饮食》《老年人饮食养生密码》】

    2014-08-07 15:5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