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婴儿痉挛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脑脊液改变,本病小儿脑脊液中蛋白含量及组成类似无菌性脑膜炎改变,其中主要是白蛋白增加,其余各蛋白质均降低,提示患儿的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此与全身持续性癫痫活动有关。还发现脑脊液中γ氨基酸水平降低,此增加了对惊厥的敏感性。

      一、婴儿痉挛症的检查化验

      1.脑电图改变:本病征患儿脑电图呈特殊的高峰节律紊乱改变,也有呈各种变异型高峰节律脑电图。有的清醒时脑电图正常,入睡时出现爆发性抑制型脑电图,此常见于小婴儿患者。经激素或抗癫痫药物治疗后数周或数月内可见高峰失律脑电图消失。

      2.CT检查异常:在接受CT检查的69%患儿中,发现局部脑萎缩(35%)、广泛脑萎缩(15%)和先天畸形(19%)。国内有一组300例婴儿痉挛症颅脑CT检查结果分析82%存在不同程度脑损害以脑萎缩为主,并与病因、病灶、性质、年龄等因素有关。

      3.SPECT研究显示:脑血流低灌注区与婴儿痉挛症的皮质损害(常在枕区)有关,高灌注区(常在额区)与癫痫的持续存在有关,类似痉挛的发作终止则高灌注区减少。

      4.PET显示:癫痫发作期癫痫灶放射性显影增加,发作间期显影减少。PET检查可发现部分颅脑CT结果正常IS的癫痫灶或异常范围。

      二、婴儿痉挛症的鉴别诊断

      本病诊断一般不难,主要与发生于同样年龄的其他综合征相鉴别。

      1.早期肌阵挛性脑病(myoclonic encephalopathy with early onset) 本病常在出生后3个月以内发病。先为连续的肌阵挛,然后为古怪的部分性发作、大量的肌阵挛或强直性痉挛。脑电图特征为抑制-暴发性活动,可进展成高幅失节律,病情严重,精神发育停滞,第1年即可死亡。

      2.良性肌阵孪性癫痫(benign myoclonus epilepsy) 该病多发生在6个月~3岁间发育正常的儿童。表现为全身肌阵挛性抽搐,发作间隔期小儿其他方面均正常。

      3.Lennox-Gastaut综合征(Lennox-Gastaut syndrome,LGS) 发病年龄通常在1~8岁,以学龄前期为高峰。主要症状为:①智能减退;②不典型失神;③体轴性紧张性发作(仰头、点头或全身发挺)。如果一个婴儿发病在出生后3个月内,又有婴儿痉挛症的3个主要特征,诊断婴儿痉挛症是不难的。

      4.Aicard综合征(Aicard syndrome) 该病为女性发病,有痉挛和特殊的脑电图(常常是不对称的抑制-暴发)、胼胝体缺失、视网膜脱落和脊柱畸形。

      5.肌阵挛-猝倒性癫痫(myoclonic-cataplectic epilepsy) 本症始于7个月到6岁,大多在2~5岁。除1岁以内发病者外,男孩2倍于女孩,发育正常,发作为肌阵挛性、猝倒、肌阵挛-猝倒,有肌阵挛及强直成分的失神,以及强直-阵挛发作,常出现癫痫状态。强直性发作见于预后不良病例的晚期。

      6.婴儿早期癫痫性脑病(early infantile epileptic encephalopathy) 又称大田原综合征(Ohtahara syndrome)。起病年龄较婴儿痉挛症更早,在生后数日至3个月内起病。发作形式为单次或成串的痉挛发作,EEG表现为爆发一抑制图形。多有严重的脑损伤或脑结构性异常。

      温馨提示:典型病例根据起病年龄、临床痉挛发作特点、精神运动发育迟滞、EEG高峰节律紊乱等特征,一般不难做出婴儿痉挛症的诊断。诊断明确后,应尽量寻找有关病因。

    2014-08-07 13:5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