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

      临床表现、化验、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但完全确诊要由滑膜或关节液查到尿酸盐结晶作出,因为牛皮癣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时尿酸含量也升高。

      常用诊断依据

      1.常发生于40岁以上男性,女性仅约占5%。主要侵犯周围关节,反复发作。首次发作多为第一蹠趾关节,此后可累及跗、踝及手部等关节。

      2.关节痛常在夜间突然发作,受累关节红肿、皮温高,剧痛、压痛及运动障碍,体温高。数日后症状减轻,进入间歇期,关节功能正常。

      3.晚期在耳廓,尺骨鹰嘴及受累关节附近,可见到大小不等痛风石,破溃流出石灰状的白色尿酸盐结晶。

      4.实验室检查:血尿酸增高(正常值男性为6毫克%,女性为5毫克%)。急性发作期可有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痛风石穿刺可见尿酸盐结晶。

      5.X线检查之表现可助诊断:早期关节囊肿胀,尔后出现骨端出现圆形或半圆形边缘锐利的穿凿样缺损。晚期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关节强直,可伴有脱位和病理性骨折。

      早期中医诊断

      1.湿热阻痹

      下肢小关节卒然红肿热痛、拒按,触之局部灼热,得凉则舒,伴发热口渴,心烦不安,溲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瘀热内郁

      关节红肿刺痛,局部肿胀变形,屈伸不利,肌肤色紫晴,按之稍硬,病灶周围或有\块瘰\"硬结,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黄,脉细涩或沉弦。

      3.痰湿阻滞

      关节肿胀,甚则关节周围漫肿,局部酸麻疼痛,或见\"块瘰\"硬结不红,伴有目眩,面浮足肿,胸脘痞闷,舌胖质黯,苔白腻,脉缓或弦滑。

      4.肝肾阴虚

      病久屡发,关节痛如被杖,局部关节变形,昼轻夜重,肌肤麻木不仁,步履艰难,筋脉拘急,屈伸不利,头晕耳鸣,颧红口干,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5.风寒湿痹型

      肢体、关节疼痛,或呈游走性痛,或呈关节剧痛,痛处不移,或肢体关节重着肿痛,肌肤麻木。于阴雨天加重,舌苔薄白,脉弦紧或濡缓。

      与其它疾病的区别

      早期多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滑囊炎、化脓性关节炎、急性蜂窝组织炎等

      与类风湿关节炎鉴别点:女性多见,常侵犯小关节,无痛风急性发作特点软组织肿胀以关节为中心,呈梭形,而痛风以骨缺损为中心呈不规则肿胀,骨破坏比痛风小,且有普遍骨质疏松对秋水仙碱治疗无效。

      与足部急性蜂窝组织炎鉴别点:为软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炎症,常有感冒史很少见于夜间突然发作;不侵及关节或具有关节症状;全身症状重并见寒战及白细胞增多等症状;此外,年龄不受限制,且治疗后不会多次复发。

      与单纯拇趾滑囊炎的鉴别点:常有外伤史或局部慢性损伤性刺激因素,在拇趾多见于拇外翻,鞋子大小等局部摩擦或足部负重不正所引起;不经治疗或病因纠正不易自行消退,此外发作时间,疼痛程度都没有痛风严重对秋水仙碱治疗无效。

      其他应与假性痛风鉴别:该病为焦磷酸盐代谢障碍所致,多见于老年人主要侵犯部位以大关节为主(常见膝关节),四肢关节少见,急性发作很像痛风也可夜间发作,但较轻,后期可致关节畸形X片可见软骨钙化,关节穿刺液检查示雪花样焦磷酸盐钙结晶,对秋水仙碱治疗无效

      在临床上遇到中老年男性肥胖者,突然出现第一跖趾关节或踝关节、足背等单关节红肿剧痛,对秋水仙碱治疗有特效,1周左右症状缓解,伴有或不伴有血尿酸增高者,可诊断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2014-08-07 13:3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