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沟炎的发生多是因为雨天人们不注意卫生。一般都发生在一侧的甲沟皮下,表现红肿、疼痛,一般没有全身症状。
指甲的近侧(甲根)与皮肤紧密相连,皮肤沿指甲两向远端伸延,形成甲沟。甲沟炎是甲沟或其周围组织的感染。多因微小刺伤、挫伤、倒刺(逆剥)或剪指甲过深等损伤而引起,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无甲沟炎人群如何预防
1.平时爱护指甲周围的皮肤,不使其受到任何损伤,指甲不宜剪得过短,更不能用手拔“倒刺”。
2.防患于未然。木刺、竹刺、缝衣针、鱼骨刺等是日常生活中最易刺伤甲沟的异物,参加劳动或忙于家务时,应格外小心。
3.平时注意手指的养护,洗手后、睡觉前擦点儿凡士林或护肤膏,可增强甲沟周围皮肤的抗病能力。
4.手指有微小损伤时,可涂擦2%碘酒后,用创可贴包扎,以防止发生感染。
5.甲沟炎早期可用热敷、理疗,外敷鱼石脂软膏或三黄散,必要时服用磺胺药或抗生素。
6.如已化脓则应到医院及时切开,将脓液引流出来。防止感染蔓延引起指骨骨髓炎
7.如果甲下积脓,应将指甲拔去,以利于充分引流和彻底治愈。
已治愈甲沟炎人群如何防复发
1.局部仅有红肿时,可用热水浸泡患指(趾),每天2-3次,每次20分钟,然后用2%碘酊、安尔碘在患处涂擦消毒。
2.外敷鱼石脂软膏,口服抗菌药物。
3.使用清洁的或专用剪刀剪除指(趾)甲及肉剌,有的指(趾)甲嵌在甲床内更应小心,避免损伤引起感染。
4.一旦有剌伤或有异物剌入应立即在患处消毒,并将异物取出,尤其是微小的木剌不及时取出极易引起感染。
5.雨天出门回家后应立即清洗皮肤,特别是脚部,并保持皮肤和鞋子干爽。剪指(趾)甲的时候也不要剪太深,手上或脚上生了倒刺,不要用手去拔。如果早期出现红肿疼痛,那么用酒精、碘酊或安尔碘,浸泡患指(趾),每天4~6次,每次15~30分钟,然后外敷鱼石脂软膏、金黄散糊等敷贴,大约2~3天症状就会得到有效缓解。
新生儿要特别注意预防甲沟炎
新生儿容易患甲沟炎。表现为孩子的手指甲缝处充血红肿,有的甚至化脓。这是由于孩子的两只小手经常处于半握拳或握拳姿势,手指湿热,甲沟处易于藏着污垢,便于细菌的繁殖。
2014-08-07 10:5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