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佝偻病的临床表现

      佝偻病的症状早期表现多为患儿夜惊,睡眠不安及多汗等,以后可能出现肌肉松弛、出牙晚等症状,其中佝偻病的症状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类。

      佝偻病的常见症状

      1.精神神经症状

      多汗、夜惊、好哭等。多汗与气候无关,由于汗液剌激,患儿经常摩擦枕部,形成枕秃或环形脱发。

      2.骨骼表现

      (1)头部

      颅骨软化:为佝偻病的早期表现,多见于3~6月婴儿。

      头颅畸形:"方颅"、 "鞍状头"或"十字头"

      前颅大,闭合迟,可迟至2-3岁才闭合。

      出牙晚,可延至1岁出牙,或3岁才出齐。严重者牙齿排列不齐,釉质发育不良。

      (2)胸部

      肋骨患珠。

      胸廓畸形:鸡胸;漏斗胸。

      (3)四肢及脊柱

      腕、踝部膨大,形成佝偻病"手镯"与"足镯"。

      下肢畸形"O"形腿(膝内翻),或"X"形腿(膝外翻)。

      脊柱弯曲:可有脊柱侧弯或后凸畸形,严重者也可见骨盆畸形(髋外翻),女性严重患儿成年后可因骨盆畸形而致难产。

      3.其它表现

      抬头、坐、站、行走都较晚,关节松弛而有过伸现象,大脑皮层功能异常,条件反射形成缓慢,语言发育落后,贫血。

      小儿佝偻病是小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软骨病,由于身体缺乏维生素D导致骨骼变化。小儿佝偻病影响孩子的健康,在身体上表现出畸形,矮小;在心里上会给孩子造成自卑,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

      小儿佝偻病的症状表现

      (1)早期常烦躁不安,爱哭闹,睡觉易惊醒,汗多,特别是入睡后头部多汗,由于汗的刺激不舒服,故头常在枕头上摩擦,使脑后枕部半圈秃发,医学上称“枕秃”。

      (2)以后逐渐出现骨骼改变,如前囟门闭合延迟(正常应在1.5岁前闭合),出牙晚,可晚至1岁才出牙,头较大呈方形,肋骨下缘外翻,鸡胸、“O”形腿等。

      (3)到医院做血液化验可发现钙、磷含量偏低。

      小儿佝偻病病理变化

      小儿佝偻病多表现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一般认为引起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为日照不足、含维生素D食物摄入不足、生长速度快以及肝肾疾病的影响。当身体维生素 D缺乏,肠道对钙、磷吸收就会下降,血钙下降会引起甲状旁腺亢进,旧骨吸收增加,释放出钙、磷,使血钙维持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同时大量磷从肾排出,血磷下降,钙磷沉积下降,以致骨样组织的钙化过程受到阻碍,成骨细胞代偿增生,在局部造成骨样组织堆积,碱性磷酸酶分泌增加,产生一系列骨骼症状和血生化改变。

      温馨提示:佝偻病的症状发作时的表现如何在日常生活上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争取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

    2014-08-07 10:3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