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骨结核诊断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介绍

      1、长骨结核:CT可显示低密度的骨质破坏区.其内常见多数小斑片状高密度影为死骨。可对周围软组织肿胀,结核性脓肿密度低于肌肉,注射对比剂后其边缘可有强化。

      2、脊椎结核:CT显示椎体及附件的骨质破坏、死骨和椎旁脓肿优于平片。椎体骨质破坏可引起椎体塌陷后突以致椎管狭窄,CT可以显示这一改变。结核性脓肿的位置因发病部位而异,呈液性密度,注射对比剂后周缘有环形强化。CT还可发现椎管内硬膜外脓肿。

      MRI检查:脊椎结核的骨破坏区在TlWI呈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并混有少许低信号影。骨破坏区周围骨髓因反应性水肿在T1WI上也呈低信号而T2WI上呈高信号。矢状面和冠状面图像有利于椎间盘的观察。如椎间盘受累可见椎体终板破坏、椎间隙变窄和T2WI上椎间隙信号增高。结核性脓肿在T1WI上呈低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其内可见斑点状或索条状低信号影,代表脓肿内的纤维化或钙化,增强后脓肿壁可强化。由于MRI可多平面成像,对脓肿的部位、大小、形态和椎管内侵犯的显示优于平片和CT。

    2012-11-16 17:09:01